(一)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志愿者这支队伍,特别是高校志愿者队伍,大力开展广泛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向社会展现广大青年志愿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青少年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有力促进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要求和目标
通过卫生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的资源整合,协同工作,实现青少年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稳步推开,逐步建立比较稳定的大学生志愿者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队伍。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在全市建立起开展青少年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
1、各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职责、阶段性工作任务、活动方式、覆盖面要求等。同时,确定具体责任人和工作完成时限。
2、建立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各高校依托学生社团联合会或团委社联部联合学校红十字会共同成立“青春红丝带”社团组织,负责组织全校学生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3、各高校志愿者在学校、基层社区、农村每年至少开展两次青少年预防艾滋病“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教育活动覆盖率应达到85%以上。
二、组织机构
加强对预防艾滋病宣传高校志愿者工作的领导,建立组织协调机构。成立首都预防艾滋病宣传高校志愿者队伍领导小组,由北京市卫生局领导任组长,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团市委、市红十字会领导任副组长,全面负责首都预防艾滋病宣传高校志愿者组建的协调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防艾办,负责首都预防艾滋病宣传高校志愿者队伍的日常管理工作。
首都预防艾滋病宣传高校志愿者队伍由在京高校的“青春红丝带”社团组成,每所高校至少300名志愿者,由校团委负责同志任指导教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赵春惠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
王民忠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郑 萼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
王 粤 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刘 娜 北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
成 员:
赵 涛 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处长
狄 涛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
甘北林 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处长
武玉华 共青团北京市委权益部部长
胡九龙 共青团北京市委大学部部长
陈 波 北京市红十字会业务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