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力推进校企结合,在定单定向式培训上下功夫。总结以往培训工作的经验可以看到,培训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培训后找不到就业岗位,就业培训形式化、表性化的事实还是普遍地存在,这既有管理层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培训单位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因素。2008年是鞍山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五点一线经济带和胜利路等商业带的建立,给校企结合实施定单定向式培训带来很多契机,要抓住机遇,主动出击,为新开工的企业提供便捷实惠的服务,既为企业的发展注入生机,同时也实现了普惠制培训的目标。按照省厅的指示精神,今年我市将建立一批示范化培训基地(省注入资金)和二产类实训基地,做到技能实训进工厂,技能服务进校园,搞好培训和用工的有效对接。今年在培训资金使用方面,要优先考虑定单定向式培训的审批与支付,对用人单位急需或已签订劳务输出意向协议的普惠制就业培训,鼓励采用 “快速通道”办法开展定单培训;对已签订《培训就业协议》的,培训前按培训人数所需培训经费的70%拨付培训费,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0%,拨付剩余的30%培训费;对已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培训前先行拨付培训费。探讨“以奖代补”和“项目化”运作模式,将培训资金的使用与培训结果、就业效果挂钩,提高政府培训资金使用绩效。对培训后的就业率不低于75%,因培训时间长(3个月以上)、实际操作耗材多导致培训成本较高,职业培训补贴不足以弥补培训成本,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重点专业和急需专业的,可给予补贴。
4、实施培训品牌战略,抓住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和增设培训专业,打造培训品牌,做到学有所用,提高培训就业率。就业率高低是专业设置重要的依据,今年将对所有培训基地设置的培训专业进行筛选,采取择优设置的方式,剔出那些不符合条件不达标准的专业,不牵就,不流于形式。
扩大职业技能鉴定面,对大龄、身体残疾、低保及低保边缘户、“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和进城务工劳动者,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 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使更多的培训对象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5、延伸培训触角,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的作用。2008年市局就业训练处要强化自身的培训功能,大力拓展培训资源的范围,充分利用装备完善的各种培训设备,挖掘局基地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培训能力,创出自己的培训品牌。
四、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