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该指标主要反映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1年以上。“十五”期末,上海市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3.5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上海“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4.5年。
22.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该指标主要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反映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初次就业率指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毕业当年的9月1日)已落实就业单位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纳入国家就业方案的就业形式有: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经公务员考试,回当地公安部门安排就业的公安类毕业生;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工商部门提供的证明;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双学位或专科生考取本科生,有录取通知书;毕业生出国留学及出国工作,有出国证明。
2007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14.3万人,截至2007年12月20日,高校2007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25%,就业率与2006年同期相比略有提高。截至2007年9月1日,上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78%,到201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要力争保持在85%左右。
23.高校科技论文被国内外引用数
该指标反映上海高校科技创新的活力及学术水平,也体现了上海高校的科研竞争力。它主要通过高校科技论文在国内外杂志上的引用数来反映。通常根据国际3大权威检索系统,即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文献索引(EI)和国际科技会议论文索引(ISTP)为统计数。近年来3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在迅速增加。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在SCI收录论文数居前二十位高校中上海有两所,其中上海交通大学2169篇居第3位,复旦大学1300篇居第7位。而EI收录论文数最多的前二十位高等学校中上海占三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2951篇居第2位,同济大学910篇居第10位,复旦大学796篇居第18位。ISTP收录论文数居前二十位高校中上海有两所,上海交通大学1074篇居第3位,复旦大学399篇居第15位。但是,更可以说明论文质量的是该论文发表后被国内外同行引用的次数。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越多,说明该论文的学术水平越高,含原始创新的成分越多。2005年,上海高校国际论文被引用的论文篇(次)为7273篇(被引用次数为20177次),居全国第2位。
指标(八) 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该指标主要反映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程度。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指标关注的是教育产出的质量,与教育发展水平指标主要关注数量有所不同。本指标主要包括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学生学业水平、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等内容。
24.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该指标主要反映学生在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能力方面的养成状况,以及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的状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思想道德水平上有不同的要求。中小学生主要以行为规范的养成为主,如诚实守信、礼貌自律、孝敬父母、遵规守纪等;大学生则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
25.学生学业水平
该指标主要反映中小学生在接受一定年限的普通教育后,所获得的数学与科学素养水平以及阅读与人文素养水平。上海中小学生的学业水平可以通过中考和会考反映,也可以根据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提供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上海实施PISA后 ,可与国际上实施同类项目的国家进行学生学业水平的比较。
26. 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该指标主要反映学生心理与体质健康状况。根据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界定,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根据近期制定的《2008年-2010年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将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师”职业准入制,以及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督导制度;在学生与心理教师人数配备比例上,每校至少保证1名。到2010年,在全市中小学内都建立起心理辅导室,使每个学生基本具备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全国设计的总体达标率(即及格含及格以上的比率)为98%,但根据2005年全国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全国学生总体达标率为96.56%。2005年上海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主干指标位于全国中下水平,与本市2000年的调研数据比较,呈现出明显下滑的趋势。这一情况已引起了上海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预计到2010年,上海学生体质健康总体达标率应能达到国家设计的水平,即98%左右。
指标(九) 社会满意度
该指标反映社会公众对学校教育总体效果的接受程度。具体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家长对社会育人环境的满意度等。
2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该指标主要反映机关、事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评价。
28. 家长对社会育人环境的满意度
该指标主要反映学生家长对新闻出版、文化传媒等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环境的满意程度。
五、上海教育现代化区县级指标体系的说明
基本指标部分
指标(一) 教育布局、结构的合理程度
该指标主要反映区县教育与现有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也从宏观层面反映区县教育事业规划的科学、合理程度。教育的布局与结构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起点与背景,合理的教育布局与结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与保障。教育布局合理主要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分布应能满足一定居住区域内适龄青少年就近入学的需求;结构合理对区县来说主要是指职普成以及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该指标主要包括区县内学校合理布局程度、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等内容。
1. 区县内学校合理布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