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监测,建立预测预报机制。建立预测预报普查网络,做到每村设立一名普查信息员,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分布区域、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及时上报县市区指挥部,然后汇总上报市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实行日报告制度,每周上报一次综合情况,汇总后报市委、市政府。落实普查人员工资待遇,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二)多措并举,建立科学防治体系。综合运用人工、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并辅以生物药(制)剂防治,采取诱杀成虫、剪除网幕、药防幼虫和收集虫蛹等方法,在美国白蛾一、二、三代3个幼虫为害期以及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4个关键环节,组织多形式、多环节灭杀,确保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纵向贯通、横向衔接、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全覆盖无缝隙的防治体系。
(三)加大投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必须将美国白蛾防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可采取一事一议等形式,多渠道筹资防控资金,确保物资及时到位。
(四)专群结合,建立健全防治队伍体系。美国白蛾防治要以专业队伍防治为主,并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居)要逐级建立专业防治队伍,配备专业设备,负责辖区内林木、道路和公共区域的虫害除治工作,并承担应急防治任务。规模林场(农场)和景区要建立专业队,负责经营管理范围内的防治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民间联合防治队伍,实行有偿服务。
(五)加强检疫,杜绝人为传播。在疫情发生期间,各县(市、区)可设置临时检查站(点),严格检查木材运输过往车辆,发现疫情要依法处置,及时进行除害处理,杜绝运输传播。
(六)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治自觉性。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宣传车、明白纸、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发动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防治的重要性、除治的可能性、时间的紧迫性,增强自觉防治意识。在疫情发生期间,及时发布虫情信息和防治技术措施,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美国白蛾防控指挥机构。为切实加强对辖区内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德州市美国白蛾防控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林业局,负责美国白蛾防控信息发布、防控物资采购储备发放等日常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相应指挥协调机构,由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
(二)严格落实责任。根据《山东省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美国白蛾防控作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大事,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对本行政区域内美国白蛾防控负总责,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县(市、区)要建立防控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防控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到任务。各级林业部门负责虫情监测、防控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市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统一部署,认真做好防控工作。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驻德部队负责本单位的防治任务,也可有偿委托专业防治队伍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