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合法、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原则,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和规范,尤其要重视加强程序性制度建设,依法建章立制,健全和完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宿舍管理、学籍管理、学生资助、招生就业、教学管理、安全保卫、考核奖惩、考核评价等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整套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实现依法治校提供前提和保证。
(四)加强德育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京教德〔2007〕6号),切实加强职业理想与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挖掘和利用专业课德育资源,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的各个环节,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行为习惯养成、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实现德育手段多样化、现代化,不断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要以主题班队会、技能展示、文艺表演、主题演讲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育人氛围。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职业道德和择业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择业观。要强化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严格健康网络行为的纪律要求。
(五)强化当前对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突出问题的管理。
职业学校必须研究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存在大量的法制观念淡薄、有不良行为习惯,缺乏自信、缺乏学习兴趣等突出问题,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学校和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身心健康等全面负责。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积累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注重激励的作用,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地予以表扬、鼓励,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发扬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入学要进行专业教育,为学生介绍有关专业及任课教师的情况,帮助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专业和将要从事的职业;当学生出现学习方面的问题时,要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学生毕业时,要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要关心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除了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教育外,还要注重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正确对待失败的抗挫折能力、善于协调的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锻炼。平时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帮助那些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的学生克服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