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首要的根本性问题在于理念的更新,要坚持树立 “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和管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中职学生,理解学生的差异,更多地给学生以信任与激励,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解决学生的困难、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职教工作者要把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乐趣,把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看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学校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激励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立自强。
  (二)创新工作方法
  学生管理工作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中职学生的特点,由简单的行为管理为主转向深入细致的思想管理为主,由共性管理为主转向个性管理为主,由老师管理为主转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善于学习和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要以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主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塑造完美人格为目标,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多元智能理论等,探索科学方法,加强引导教育,使学生管理工作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要发扬育人的民主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纽带,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双向互动的育人方法,互相探讨,共同思考、共同进步,促使育人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要注重育人实效性,使育人过程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树立“学生第一”的思想,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把育人工作与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后进生帮教、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等学生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在解决现实困难中挖掘宝贵的教育时机。
  要体现育人个性化,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育人方法由模式教育向个性教育转变。要构建学生自律机制,把育人工作与学生的自觉参与结合起来,激励每个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要注重育人实践性,使育人方法由教师说教式向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转变。加大实践环节,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完善制度建设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