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新发展蔬菜基地5000亩。
市农业局负责落实。
30.大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争取有20家企业达到省级龙头企业标准;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完成农民工培训20万人次,劳务输出135万人次,创收70亿元以上。
市农经委负责落实。
31.探索建立地方性农业保险体系。
市金融办负责落实。
32.加快前坪水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15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抓好灌区修复配套节水改造,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节水灌溉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0平方公里。
市水利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33.建好200个示范村和600个重点整治村。基本完成中心村规划设计;硬化通组通户道路2000公里;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00个;新发展农家店350个;新建农村户用沼气5万座、各类沼气工程50座、全托服务试点500个;解决2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抓好1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完成2250户1万人的扶贫搬迁任务。
市农经委、交通局、农业局、水利局、扶贫办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34.鼓励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提高抗风险能力。积极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抓好一拖集团战略重组,完成增资扩股。稳步推进洛轴集团、河柴集团、春都集团、春都集团股份政策性破产重组和物产集团、明珠热电等企业破产改制工作。解决好市属中小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和运营效益。
市国资委负责落实。
35.积极稳妥地推进燃油税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市发改委、卫生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负责落实。
36.发挥企业、产业、科技、资源、区位、环境等优势,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高成长性关联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抓紧谋划一批新的招商项目。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开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招商活动,引导电子、家电、服装、玩具等产业向我市转移。组织好2009世界邮展暨第27届洛阳牡丹花会、河洛文化旅游节等经贸活动,积极参加中博会、豫商大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市外境内资金分别增长13%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