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10、各单位值班执勤人员二十四小时在岗及履行职责情况。
四、排查整治时间安排
1、隐患排查阶段(4月1--4月10日):各单位从即日起,要立即组织由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专兼职干部和相关人员组成的隐患排查组对本单位所属范围的场地、设施、设备、及制度规章进行全面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登记建档,实行台帐管理。
2、集中整治阶段(4月11日-4月30日):各单位对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要召开专题会分析研究,制定隐患整治方案,建立健全隐患整治机构,明确分项整治任务。对一般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该维修的要维修,该更换的要更换,该完善的要完善;对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投入较大的重大隐患要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制定专门整治计划,逐步实施整改。
3、深化整治阶段(5月1日-12月31日):组织实施重大隐患整治,建立健全排查整治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整治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隐患排查整治是安全生产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各企事业单位的安全和稳定。各单位一定要站在保安全、促稳定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和经常性工作,纳入单位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确保本单位安全稳定。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企事业单位是隐患排查的主体,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和“谁排查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3、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各单位对排查的安全隐患要认真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隐患整治方案,认真组织隐患整治工作。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整治组织机构,明确具体分工,确保人员落实;对排查出的隐患,各单位要制定整治时间表,限期抓好整改,确保工作落实;要加大对安全生产隐患整治的经费投入,确保经费落实;要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销号制,确保查出一处、治理一处、销号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