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会展业。充分发挥省会地理交通、产业特色和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会展品牌、加强市场开发,促进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环渤海区域会展名城。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形成我市会展业的标志性建筑和形象品牌,为承接国内外大型会展夯实基础。进一步改善提升现有会展场馆基础设施和经营服务水平,加强协同合作,形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优势互补、综合配套的会展场馆群。二是培育会展品牌。发展壮大中国(石家庄)国际皮革裘皮博览会、石家庄(正定)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石家庄国际医药博览会、石家庄医疗器械博览会、石家庄国际动漫节等为代表的会展品牌,提升会展品牌的规模和影响力,成为京津乃至华北南部地区会展中心城市。三是加强市场开发。围绕我市五大产业和高新技术、商贸流通、特色农业等支柱产业,开发专业性会展。加强与国家和省对口部门、行业协会的联系协调,争取更多的全国、全省以及行业性会展活动在我市举行。组织全市部门、行业、重点企业积极举办面向本地的房展、车展、书展以及婚庆、装修等热点消费品展览,引导和推进节庆消费,促进会展业发展。
6.信息、软件服务业。重点强化一个基础、建设一个园区、发展一个市场、实施三大工程,到2011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提高到3%,成为全省信息服务业基地。“一个基础”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宽带通信网络、电子政务商务应用为重点,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承载输送能力。加快发展宽带光缆干线,形成区域全覆盖。力促电信、广电、计算机三网互联,积极推动3G通信网络建设应用,建设现代信息网络体系。“一个园区”即石家庄软件产业园区。依托高新西区软件孵化优势,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国家火炬计划河北软件产业基地(石家庄)的规模和水平;依托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建设国家火炬计划河北软件产业基地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研究开发,主要包括金融、电力、医疗、汽车、通信、地理信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行业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建设软件培训学院,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鼓励扶持企业积极承接和发展软件外包业务,培育开发动漫制作、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同时,发展网络系统集成、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等信息服务企业,用3-5年时间成为全省软件研发设计中心。“一个市场”即华北信息产品交易市场。加快民族路二期建设和太和电子城改造升级,创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实现由零售批发向展示订货功能的转变,将太和电子城区域打造成华北地区具有现代经营方式的信息产品交易市场。“三大工程”即:(1)企业信息化工程。加强信息化关键技术和软件产品开发以及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10家重点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辐射带动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采用产学研相结合和借力引智等方式,加强信息化培训、咨询、中介服务工作,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2)城市信息化工程。大力推行城市“一卡通”,建设“数字信息亭”,为市民水、电、气、通讯、交通、购物等小额支出提供方便快捷的缴费服务平台,提供生活咨询、导购、服务、求职等高效、快捷、安全的网络信息服务。(3)数字图书馆工程。依托省会图书、文化、信息等单位,开发利用数字化借阅系统和在线浏览系统,为市民提供在线阅读、在线借阅、在线欣赏等数字化图书音像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