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等六个创模整改方案的通知

  三、整治目标

  通过实施专项整治行动,建立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各项措施,使我市各类噪声污染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确保全市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环保投诉查处率达100%, 12369噪声污染投诉较去年下降10%,市领导和信访督办接到的环境噪声投诉较去年下降10%。

  --三区建立安静样板街。兴庆区的新华街、解放街、中山街、玉皇阁街、步行街两侧区域环境噪声按照功能区稳定达标。金凤区的黄河路以北、清水大街以东、北环高速路以南、唐徕渠以西区域环境噪声按照功能区稳定达标。西夏区的怀远路、文萃路两侧区域环境噪声按照功能区稳定达标。

  四、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三区辖区人民政府按整治方案具体组织环保、工商、卫生、公安、城管等部门实施辖区噪声整治工作。

  (二)市环保局对全市噪声专项整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全市噪声治理设施验收达标的监测和整治工作,对愈期不治理、未达标的依法处理,该关的坚决关,该停的立即停。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牵头,市工商局、县(市)区政府配合

  (三)加强城市交通噪声管理。对禁止鸣笛的道路进行集中整治,对违规的要严肃处理,确保这禁鸣路段噪声稳定达标。对城市一般路段也要进行整治,最大限度地降底城市交通噪声污染。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四)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整治。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采取强有力措施控制噪声源,增加监察频次,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施工单位要严罚重处。各环保分局要查清本辖区在建项目名称,以及甲乙方项目负责人,并宣传到位。确保减少建筑施工噪声给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五)加强餐饮娱乐业噪声整治。对不具备治理条件、噪声污染较大的无《排污许可证》且居民反映强烈的餐饮娱乐场所,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对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娱乐场所在4月底前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对整治不合格的场所坚决予以关停;对餐馆、酒吧猜拳行令、高声喧哗,娱乐场所音响扰民行为进行查处。

  责任单位:辖区政府牵头,组织公安局、环保局、工商局、卫生局、城管局进行综合治理。

  (六)严格商业噪声管理。依法对乱搭乱建、占道营销宣传、产生较大噪声的经营者,依法进行整治和取缔。城管审批店外活动产生噪声的必需经相关部门审批。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牵头,市公安局、市环保局配合

  公安局对拒不接受整治的单位和个别钉子户予以有效处理,保证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开展城市城市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城市噪声扰民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重要举措,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抓实干,保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果。

  (二)加强检查、依法整治。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的具体安排,制定具体措施。特别是针对噪声综合整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与有关责任单位的配合,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要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强制执行,严肃查处影响群众生活、生产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在整治工作中,执法人员要牢记“在执法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的执法理念,本着“以教育为主,以处罚为辅”的原则,始终做到既严格执法,又文明执法。

  (四)汇总资料、及时通报。辖区各职能部门每月向本辖区创模办报告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情况。各辖区创模办每月向市创模办汇报创模整改工作进展、落实情况。

银川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创模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巩固银川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成果,银川市决定实施“多彩银川蓝天品牌”工程,强力推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动力,以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为目标。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控制和削减大气中颗粒物、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含量,确保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步提高,着力打造“多彩银川蓝天品牌”,为广大市民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原则。坚持源头控制预防为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争取在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建立近期和远期目标,有规划、分阶段全面推进,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施来保证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二)疏堵结合,强化监管原则。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引导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绿色产业,淘汰大气污染严重、生产技术落后的设备及产品。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门槛,加速生产方式的转变。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严格环境执法,强化监管能力,对不法排污者依法予以严厉惩处。

  (三)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原则。加大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治理方面的综合整治力度,尤其在控制扬尘污染、治理煤烟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等方面力求突破,从而带动各项治理措施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提升市区整体大气环境质量,提高群众对大气环境的满意程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