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预警指标
在判断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时,将猪粮比价作为基本指标,同时参考仔猪与白条肉价格之比、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情况,并根据生猪生产方式、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预警指标及具体标准。
猪粮比价是指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猪粮比价=生猪出场价格/玉米批发价格)。生猪出场价格、玉米批发价格是指省发展改革委监测统计的全省平均生猪出场价格和全省主要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批发价格,目前生猪生产达到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6:1。
正常情况下仔猪价格与屠宰企业出厂的白条肉价格之比约为0.9:1。仔猪价格是指省农业厅监测的全省平均仔猪价格,白条肉价是指省商务厅监测的全省规模以上定点生猪屠宰企业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
三、调控目标
政府加强对生猪等畜禽产品价格监测,采取综合调控措施,促使猪粮比价、仔猪价格、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等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主要目标是猪粮比价不低于5.5∶1;辅助目标是仔猪与白条肉价格之比不低于0.7∶1;生猪存栏不低于16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不低于142万头。
四、预警区域
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按照《
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规定,落实适时投放政府冻肉储备,必要时向城乡低保对象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
当猪粮比价低于9∶1时,划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一)绿色区域(价格正常),猪粮比价在9∶1-6∶1之间;
(二)蓝色区域(价格轻度下跌),猪粮比价在6∶1-5.5∶1之间;
(三)黄色区域(价格中度下跌),猪粮比价在5.5∶1-5∶1之间;
(四)红色区域(价格重度下跌),猪粮比价低于5∶1
(五)生猪价格异常下跌的其他情况。
五、响应机制
政府加强监测和统计报告工作,根据猪粮比价的变动情况,分别或同时启动发布预警信息、增加储备、调整政府补贴、进出口调节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