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云南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三)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各级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建设,力争2020年前完成香格里拉小中甸、罗平阿岗、马龙车马碧、文山德厚等大型水库建设,每年开工建设7-10件中型水库,力争2012年前完成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高度重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保障能力,2年内完成列入全国专项规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并同时启动重点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2020年前基本消除安全隐患。加快大型灌区的配套建设。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以山区为重点的中小型灌区建设,抓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整合各块资金,集中力量,连片整治改造,大规模开展农田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着力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工程,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加快大宗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的良种、关键生产环节的良法示范推广。深入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健全公益性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机构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支持生物产业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鼓励各类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组织采取技术转让、承包、咨询、入股等形式,开展面向生物产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技术服务,鼓励科技人员服务农村和边远山区。
  (五)建立健全市场、流通和信息等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继续实施“乡村流通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建设一批体现云南农产品特色并具有区域优势的批发市场,加快建设现代粮食物流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立健全农资流通网络,完善农资供应保障体系。大力培养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资经营中的主渠道作用,发展“两社一会”,拓展农村市场,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继续推进和完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电信网在农村的覆盖面,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严厉惩治坑农害农行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加强对养殖场(区)动物防疫的源头控制。加强兽医队伍和重大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队伍建设,有效提高防控生物灾害能力。
  (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以九大湖泊、六大水系和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为重点,实施生态修复、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工程,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推广科学适用技术,严格控制化肥、高毒农药的投入量,积极推广可降解农膜,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构筑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及外来有害入侵物种的防治体系,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和推广。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七)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继续巩固东盟、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深度开发欧盟、北美市场,逐步开拓中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发挥云南在制种、优势产业和小型农机具等方面的科研优势,加大与东盟各国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一批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壮大一批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出口农产品基地和示范区,发挥其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原产地标记注册农产品的出口,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各种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传统技术生产,培育我省农产品出口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开发云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对外投资与合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