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做好粮棉油、生猪及副食品、化肥、能源、钢材、药品以及房地产、医疗、教育等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日常监测和动态分析,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原油、粮食、钢材、棉花等重要商品价格的动态,及时做好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价格影响的分析。做好国内期货市场监测和信息储备工作。
做好节假日市场监测值班工作,重点做好 “十·一”、2010年元旦、春节以及重大节日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和市场供求情况的监测反映工作。
四、加强形势分析和调查研究
做好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月度、季度、年度分析工作。根据经济和价格运行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专题性的监测分析工作,注重分析特殊因素对价格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分析预测工作质量。
加强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价格问题的调查研究,围绕粮油、生猪、生产资料、房地产价格,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的影响和上游产品价格波动对下游产品价格的影响等问题,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2009年10月底前,市级价格部门要报送2-3个专题调研报告;县级价格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专题调研,并报送1-2篇调研报告。
五、继续推进价格监测点规范化建设
认真实施价格监测台账管理,完善价格监测点名录库和标志牌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监测点规范化建设。
加强对价格监测点的检查指导,搞好对监测点采报价人员的培训,保持与监测点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努力做好信息反馈及通过监测点搜集市场动态信息的工作。
六、抓好价格监测质量监督考核和检查
坚持做好价格监测质量考核和监督纠查双通报制度的实施工作,对价格监测数据和信息报送质量实行动态考核,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加强市县的价格监测质量考核和监督纠查制度建设工作,以上带下,层层落实,发挥好各级监督考核员的作用。
搞好2009年的价格监测质量大检查活动,以增强监测点预警能力为重点,着重检查监测数据质量、信息报送、活情况反映、台账设置、标志牌管理以及对监测点现场检查指导制度落实情况,促进价格监测质量不断提高。
七、加强价格信息报送和发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