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贯彻从严治党方针,按照保障待遇与强化监管相统一的原则,对基层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通过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使基层干部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落实基层组织负责人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注重加强对“一人兼”的基层组织负责人的监督。建立民主评议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要向上级党组织、党员群众大会述职述廉,接受评议。建立不合格基层干部调整制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
三、不断激发党的基层组织创造活力
9.扩大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探索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的有效途径。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基层党组织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通过党员议事会、村务(社区)听证、市民论坛等方式,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推行基层党务公开,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发挥党代表、党员联系群众、反映群众意愿的作用。把发展基层党内民主与发展基层人民民主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10.创新工作方式。基层党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和方式,促进党的工作更加贴近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更加及时反映党员群众的利益诉求,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适应基层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治理模式的变化,加强党组织对基层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1.提高党员素质。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坚持和改进“三会一课”、冬春训等教育方式,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户、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党员参加实践锻炼的教育方式。利用长沙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注重在进城务工人员、青年农民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坚持党员定期分析评议制度,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