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长沙市委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意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堡垒。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既是对过去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把握;既是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各级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必须抓基层,抓基层必须抓班子”的理念,从战略全局的高度重视基层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党的建设,着力实现组织强功能、干部强素质、党员强意识,为长沙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切实加强党的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1.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按照注重实绩、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的原则, 采取两推一选、组织委派、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等方式,选拔好农村和城市基层、“两新”组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书记,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注重选拔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选拔任用时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年龄。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标准选拔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保持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相对稳定,乡镇党委书记原则上要任满一届。
2.不断优化班子结构。要放宽选拔视野,拓宽来源渠道,不断改善基层领导班子的结构,强化整体功能。注重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经过基层锻炼的高校毕业生和市县机关优秀青年干部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和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选拔村(社区)班子成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的党组织班子成员,要注重从各自的业务骨干、工作骨干中择优选拔。注重班子结构的“老中青”搭配,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提倡村(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书记、主任“一人兼”。
3.抓好后备人才培养。坚持早发现、早培养,建立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需求的基层干部后备人才队伍。把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作为市、县录用公务员的主渠道,形成先经基层锻炼再进入机关工作的干部成长流向,引导优秀人才投身基层建功立业。要注重在村组骨干、返乡青年、致富能手中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发展优秀青年入党,推荐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民小组长。大力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重视从共青团组织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为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储备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