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通知

  (11)企业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2)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13)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等。

  附录B-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阶段应收集的主要资料

  1.建设项目的申请或核准等文件。
  2.建设项目技术资料:
  (1)建设项目概况;
  (2)选址情况;
  (3)总体布局情况;
  (4)生产工艺与工艺设备布局情况;
  (5)建筑卫生学设计的相关资料;
  (6)生产过程拟使用或产生的主要原料、辅料、产品、副产品、中间品化学名称、理化特性、用量或产量;
  (7)物料储运情况;
  (8)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外包及检维修工程情况;
  (9)主要生产设备情况;
  (10)拟采取防尘、防毒、防噪、防振、防暑、防寒、防湿、防非电离辐射、防电离辐射、防生物危害等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
  (11)拟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情况;
  (12)拟设置/采取应急救援设施/措施情况;
  (13)拟设置辅助卫生用室情况;
  (14)拟采取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情况;
  (15)有关设计图纸(包括建设地点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及工艺布局图);
  (16)有关职业卫生类比现场检测资料;
  (17)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
  3.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

  附录B-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阶段应收集的主要资料

  1.建设项目的申请/或核准等文件。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核、审查意见。
  3.建设项目技术资料:
  (1)建设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2)建设地点情况;
  (3)总体布局情况;
  (4)生产工艺与工艺设备布局情况;
  (5)建筑卫生学设计的相关资料;
  (6)生产过程使用或产生的主要原料、辅料、产品、副产品、中间品化学名称、理化特性、用量或产量;
  (7)物料储运情况;
  (8)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外包及检维修工程情况;
  (9)主要生产设备情况;
  (10)采取的防尘、防毒、防噪、防振、防暑、防寒、防湿、防非电离辐射、防电离辐射、防生物危害等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情况;
  (11)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情况;
  (12)设置/采取应急救援设施/措施情况;
  (13)设置辅助卫生用室情况;
  (14)采取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情况;
  (15)有关设计图纸(包括建设地点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及工艺布局图);
  (16)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
  (17)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
  (18)急慢性职业中毒事故、职业病发病等资料。
  4. 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

  附录C-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类比企业/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1.类比企业/现场概况,包括类比企业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投资情况;
  2.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情况;
  3.选址情况;
  4.总体布局情况;
  5.生产车间及工艺设备布局情况;
  6.建筑设计卫生要求情况;
  7.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或产生的主要原料、辅料、产品、副产品、中间品化学名称、理化特性、用量或产量情况;
  8.物料储运情况;
  9.生产工艺情况,包括外包及检维修工程情况;
  10.生产设备情况;
  11.采取的防尘、防毒、防噪、防振、防暑、防寒、防湿、防非电离辐射、防电离辐射、防生物危害等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情况及防护效果;
  12.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情况;
  13.采取应急救援设施/措施情况;
  14.设置辅助卫生用室情况;
  15.采取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情况;
  16.工种/岗位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场所、接触人数、接触方式、接触频度、接触时间等情况;
  17.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内容;
  18.职业健康监护、急慢性职业中毒事故、职业病发病等情况。

  附录C-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投资情况;
  2.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情况;
  3.建设地点情况;
  4.总体布局情况;
  5.生产工艺及工艺设备布局情况;
  6.建筑设计卫生要求情况;
  7.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主要原料、辅料、产品、副产品、中间品化学名称、理化特性、用量或产量情况;
  8.物料储运情况;
  9.生产工艺情况,包括外包及检维修工程情况;
  10.生产设备情况;
  11.采取的防尘、防毒、防噪、防振、防暑、防寒、防湿、防非电离辐射、防电离辐射、防生物危害等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情况及控制效果;
  12.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情况;
  13.采取应急救援设施/措施情况;
  14.设置辅助卫生用室情况;
  15.采取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情况;
  16.各工种/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主要环节、接触人数、接触方式、接触频度、接触时间等情况进行;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