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技术指南(2009年试行版)的通知

  二、临床诊断
  ㈠诊断要点
  1、发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接触史。
  2、多突然起病,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可伴头痛、咳嗽、流涕、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症。一般体温越高,病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3、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及手足部疱疹。口腔疱疹多发生在唇、舌、颊、咽及硬腭处,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较剧,年幼儿常表现烦躁、哭闹、流涎、拒食等。在口腔疱疹后1~2天可见皮肤疱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部多见,少数可波及肛周、臀部和四肢。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不易破溃,内有混浊浆液,周围绕以红晕,数目多少不等。疱疹长轴与指、趾皮纹走向一致。一般持续7~10天消退,疹退后不留瘢痕及色素沉着。严重者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相对增高。有条件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㈡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水痘、疱疹性咽颊炎、口蹄疫、手足综合症、乙脑等病鉴别。
  三、中医辨证治疗
  ㈠分型证治
  1、急性期
  ⑴邪犯肺脾(轻症)
  主症:发热;口腔及手足掌心疱疹,分布稀疏,疱液清亮。
  次症:①咳嗽、咽疼;②恶心、呕吐、泄泻;③舌苔薄黄腻,脉浮数。
  具备主症,加次症两项(舌苔、脉象必备)即可诊断。
  治法:宣肺解表,利湿解毒。
  选方:甘露消毒丹加减。
  处方:金银花12g、连翘9g、茵陈蒿9g、藿香6g、牛蒡子6g、薄荷3g(后下)、浮萍6g、甘草3g。
  加减:恶心呕吐,加半夏6g、竹茹6g;泄泻,加黄连6g、车前草6g;高热,加葛根15g、黄芩6g;咳嗽,加杏仁6g、浙贝母6g。
  ⑵湿热毒盛(重症)
  主症:高热;口腔、手足、臀部疱疹,分布稠密,疱液混浊。
  次症:①烦躁口渴;②大便秘结,甚或拒食;③舌质红绛,苔黄厚腻或黄燥,脉滑数。
  具备主症,加次症两项(舌脉象必备)即可诊断。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祛湿。
  选方:清瘟败毒饮加减。
  处方:黄连6g、黄芩6g、栀子6g、连翘9g、生石膏15g、知母9g、生地黄9g、赤芍6g、牡丹皮6g、紫草6g、甘草3g。
  加减:烦躁不安,加珍珠母12g,天竺黄12g;口渴喜饮,加玉竹12g、石斛12g;大便秘结,加生大黄3g。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