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学划分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引导性原则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根据支出受益范围,合理划分省市县的财政支出责任。进一步明确省级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调整支出结构,逐步解决省级财政资金运用上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财政支出效益。按照支出责任划分,凡属省级应当承担的支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嫁到市县;应由市县承担的支出责任省级不能包揽,委托市县承办的事项,也不能要求市县安排配套资金,增加基层负担;应当由省级与市县共同承担的事项,要充分考虑基层负担能力,合理确定分担比例。在划分支出责任基础上,省级对市县的各项补助应向困难地区倾斜,努力促进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高集中财力办大事水平。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加强协调沟通,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资金整合要以项目为主线,以项目为纽带,项目规划要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分别进行具体实施项目的研究论证,以达成一致意见,提高整合效率。2008年预算编制,要在支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新农村建设、教育、社会保障、文化大省建设等方面加强资金整合力度。
(四)加强和规范项目管理,提高预算的科学和准确性。要加强和规范项目规划、论证评审和项目库管理,不断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和准确程度。一是加强项目规划。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规划重点项目,以规划引导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切实保证财政资金投向与全省战略意图相一致。二是加强项目论证评审。各部门要对进入项目库的项目进行认真审核,重点审查项目的政策性、可行性、准确性、规范性、效益性。有项目审批职能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审核、严格把关。项目预算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量财办事、量力而行,不能脱离财力可能。对一些任务较大、支出较多的事项,要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区分轻重缓急,在财力可行范围内编制长期、滚动预算。没有经过严格论证评审的项目不能进入项目库。三是加强项目库管理。所有发展性支出项目及按规定必须纳入项目库管理的专项公用支出项目,经过论证、审查达到入库要求的可以纳入预算项目库。应纳入财政预算项目库而没有入库的项目,不能列入财政预算。
(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加强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的编制工作。努力实现项目执行前有目标、执行中有监控、执行后有评价,逐步建立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有效结合的新机制。所有发展性支出项目预算,必须制定明确、量化的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目标要与部门职能和发展规划相一致,切实可行,指标要具体量化、科学有效。同类项目中,绩效目标值高的项目要优先安排预算。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