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辽宁省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预案(试行)的通知

  调查和采样人员进入有毒化学品生产、储存泄漏现场调查或采样时,必须穿戴A级防护服,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一次性橡胶手套)、眼罩、鞋靴。调查和采样人员数宜二人以上。
  二、现场调查内容
  对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泄漏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进入事件现场前应首先找到事件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安全、卫生部门负责人,说明来意,以获得支持和配合。
  (一)中毒概况调查: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中毒患者人数统计、检伤及急救处理、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向现场指挥人员提出建议。
  (二)现场勘察:勘察内容包括现场环境状况,自然通风排毒措施的情况,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资料等。尽早对现场空气中毒物浓度进行检测,并采集样品送实验室分析。如现场浓度已被稀释,仍可测定用于评估,也可在事后利用模拟现场进行检测。
  (三)中毒事件相关人员的调查:调查现场中毒者及相关人员,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的经过,是否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有否设备保障、有否违章操作,中毒人员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中毒人员姓名、性别、工种、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抢救经过。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事件发生过程,抢救过程,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必要时可采集患者血或尿样进行相关检测。
  (四)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请受调查的人员签字,并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
  三、中毒事件现场建议
  在确认急性化学中毒事件后,应立即向化学中毒应急指挥部提出如下建议:
  (一)职业性中毒的现场控制措施主要有:切断火源、气源,停止导致危害事件的作业;控制事件现场,撤离现场无关人员,设置隔离区;强力通风;禁止缺乏有效防护的人员进入现场;封存导致危害事件的生产原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二)非职业性中毒的现场控制措施主要有:控制事件现场,撤离现场无关人员,必要时可设置隔离区;开放通风;进入现场人员须注意个人防护;对可疑中毒物品(包括食品)加强监控。
  四、中毒样本的采集和检测
  根据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卫生学调查结果,确定应采集样品。中毒事件现场空气和中毒患者血液﹑尿是首选采集的样品。如系经口中毒事件,还应加采患者所服食品、呕吐物和洗胃液。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