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展重大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火灾肇事者处理情况以及典型案件背后的事故隐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主要形式和内容
(一)抓主题宣传,产生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围。及时报道省委、省政府就森林防火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领导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森林资源安全和北京生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全省森林防火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效。
三月至六月在有关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组织森林防火专家介绍森林防火基础知识、扑火技能、火场自救常识等,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野外火源管理有关规定。
(二)抓集中宣传,形成较大宣传声势
围绕森林防火关键时期(3月15日-5月15日和10月1日-11月15日)、森林旅游节假日(“十一” 和“五一”)、野外用火多发期(春季燎地边和秋季烧桔杆)、传统节日的危险期(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和清明节上坟烧纸),各级新闻媒体统一行动,集中开展森林防火专题宣传。在林区中小学举办讲座,印发森林防火科普读物。
(三)抓重点宣传,扎实开展“九个一”活动
从森林防火实战出发,深入村镇社区、农户家中、风景旅游区和农事活动区,从严管火源和消除隐患入手,扎实开展“九个一”活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无死角、求实效的系列宣传行动,切实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把森林防火各项预防措施落到实处。
1、发布一个森林防火决定。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的县人民政府,要根据省政府要求发布森林防火戒严决定,划定森林防火戒严区,规定戒严期。村村张贴森林防火戒严决定,户户发送《森林防火公约》。
2、发表一次森林防火电视讲话。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的市、县政府主管领导,要在4月5日前接受当地电视台专访,就森林防火问题进行访谈,切实引起群众对森林防火的高度重视,确保清明节前后关键时期的防火安全。
3、每户发送一张森林防火明白纸。要在4月5日前送到农户手中,重点讲清森林防火的重要性、预防森林火灾的基本要求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常识。
4、召开一次森林防火村民大会。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在4月5日前专门召开森林防火村民大会,强化控制野外用火意识。
5、给学生上一次森林防火课。森林防火重点区的中、小学校,要在清明节前后普及性地上一次森林防火课,以“小手拉大手”形式教育学生、感化家长,实现森林防火群防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