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全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
(黑政发〔2008〕124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方针,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着力建设八大经济区,抓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扩大内需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把大幅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应对危机保增长最重要的工作举措,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力争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5000亿元。抓紧推进一批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9年要安排投资1000亿元,续建和新建高等级公路4500公里,农村公路1.2万公里,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总里程合计822公里;建成大庆、伊春、鸡西3个支线机场;加快推进黑河港和同江港的改扩建工程建设。投资500亿元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水利专项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改善提高我省水利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搞好电源和电网项目建设。
二、抓住重点,力保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不下滑各级政府要组织开展“保重点、遏下滑、促增长”的专项行动,深入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加大对石油、装备、能源和煤炭等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重点产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整合资源,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为重点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重点企业实施的改扩建项目和取得银行贷款支持的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重要装备设备采购等方面优先安排省内骨干企业。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利化、农机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等专项工程建设。
三、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把确保新经济增长点的高增长、快增长作为应对危机保增长的关键措施,推动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抓好国家支持的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建设,2009年要集中支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电子信息等14个重点大项目建设。着力做大做强旅游支柱产业。以承办哈尔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冬季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深度开发冬季冰雪和夏季养生度假旅游,力争2009年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着力把物流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物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跨区物流、跨国物流,加强物流配送运输网络体系建设。着力促进房地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扩大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给比例。确保2009年用于住宅与房地产投资增长15%以上,投资额达到460亿元以上。着力促进内外贸持续稳步增长。积极培育城镇居民消费新热点,不断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继续深化对俄经贸合作,做大做强出口产业集群和100家进出口骨干企业,努力开拓拉美、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增长15%。着力壮大医药、绿色食品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着力推进冶金、建材和建筑业发展壮大。着力提升林木产业竞争力。以哈牡绥东及301国道周边区域为重点,建设木材精深加工产业经济带。着力推动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积极做好有关矿产资源的勘探、规划和开发工作,支持省内重点矿业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矿山。着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积极扶持影视剧制作、动漫研发、工艺品研发等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推进环保科研成果转化,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