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防治宣传。各县市和州直有关部门要把宣传作为艾滋病防治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按照面向群众、面向农村和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艾防委)成员单位、基层政权组织、广播电视和报刊的宣传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等内容的宣传,使各族群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要在州直各县市大力开展以“十进”为内容的宣传活动:
1.进机关--在机关内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通过单位会议、党团学习日等形式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
2.进农村--在每个村委会和村卫生室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和刷写宣传标语,充分发挥乡村广播站(室)的作用,利用广播、喇叭进行宣传,每个乡村广播室都要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录音宣传资料。利用“三下乡”等载体,在节假日、巴扎日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
3.进社区--各居委会要在社区内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在居民小区开办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园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设立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栏或咨询台。
4.进学校--加大对学校校医和教师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培训,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应加大预防艾滋病宣传力度,学校每学期至少对学生进行4个学时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发挥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小学高年级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艾滋病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
5.进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和咨询台,利用电子屏幕和楼宇电视进行滚动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对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6.进家庭--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对妇女进行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对计划生育家庭和育龄夫妇开展面对面的教育;发挥妇幼保健机构的作用,对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或保健时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
7.进车站--车站、航站内要利用电子屏幕进行滚动式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并设置广告牌,张贴宣传画,利用客车车载电视广播进行宣传教育。2008年县级以上候车室100%、乡村级候车室60%以上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8.进工矿企业--在工矿企业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和刷写宣传标语,利用企业广播、厂报、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等进行宣传教育。
9.进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对宗教人士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要有多种文字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材料,宗教人士在讲经时要有预防艾滋病和关爱艾滋病病人的内容。
10.进重点场所--各宾馆旅店和公共娱乐场所等要有供旅客阅读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材料,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受教育面达85%以上,戒毒所、劳教所、看守所收监羁押人员受教育面达100%以上。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