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实施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加强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按照实施“五个一”人才工程的要求,重点抓好国有产权代表、经营管理者、科技带头人、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高技能人才五类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建立科学的评价选拔、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引进人才与有效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盘活企业现有人才存量、注重内部人才培养并重。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保障职工的教育发展权,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协调发展。
(十五)加强企业管理,建立企业风险防范制度。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增强企业诚实信用意识,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维护出资人和企业、职工、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健全企业财务、监察、审计、法律顾问、职工民主监督等制度。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四、大力推进国有资本结构调整重组
(十六)坚持对国有经济实施有序调整,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要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大力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把国有企业改革与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联合新建、技术改造、嫁接外资、重组兼并、上市融资等方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原材料、传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十七)实施大集团、大公司战略。以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链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培育大企业,建设大产业,打造大基地。充分发挥我省能源、矿产资源组合良好的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吸引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跨国公司、中央企业、省外国有大企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我省国有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和支持省属企业、市县企业之间的并购、联合、重组,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核心,进行产业板块调整,推进行业整合。发展壮大一批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对全省经济支撑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力量发展、做强主业,同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形成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大企业、大集团的组织结构以母子公司为主要形式,原则上管理层次控制在三级以内。强化集团公司在战略决策、主业定位、投资规划、结构调整、财务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