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实施项目。调动实施业主、市县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协调各方关系,集中财力保重点,加快省现代农业检验检测中心、市县分中心、农村沼气、南繁种子质检中心、农民培训网络、畜牧养殖规模标准化养殖场、省动物疫病防控与质量追溯网络体系、有害生物预警区域站、海南和牛示范推广、四大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任务。
45.整合项目。继续抓好儋州、定安、陵水、琼海、琼中、屯昌测土配方施肥、质量检测、植物预警、疫病防控等项目整合,扩大整合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6.争取项目。加强与农业部和省财政、发改部门的沟通衔接,做好项目可研,力争海南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海南省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沼气四级服务体系、省大中型沼气工程、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冬季菜篮子生产基地、昌江县农产品加工园区项目、屯昌县农产品加工园区、澄迈县畜产品加工园区、儋州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南繁科研服务与信息交流中心、南繁科研高标准化试验田建设、南繁科研公共开放平台实验室、南繁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区、节水农业示范区等15个项目得到国家和省支持。
47.实施扩大内需项目。落实3732万元,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26万户,沼气乡村服务点506个,养殖小区和联户供气13个,全年新建户用沼气5万户,242个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659个乡村服务站点,大中型沼气工程29处;落实840万元,新建、扩建102个乡镇兽医站;落实2331万元,建设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琼海、昌江两个县级站,确保3月底完成任务。
48.加强项目监管。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落实配套资金,加强项目跟踪、监管和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9.抓好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冬交会”及各种产销对接会、推介会等展示展销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加工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赴省外开展招商,争取引进5-10家省外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投资我省农产品加工业。
十、深化改革,推进农业机制体制创新
50.创新农业监管服务机制。以“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消费安全”为目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测土配方施肥、沼气、植物医院四大流动服务站;加快建设农村土地管理、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农产品质量、测土配方施肥、土地管理、疫病防控、农村沼气、农业信息、农民培训七大服务体系建设,延伸服务网络,提升农业监管服务能力和水平。
51.创新强农惠农政策机制。扩大补贴范围,创新补贴方式,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资综合直补和良种、农机具、补贴标准,加大对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关键性项目的补贴力度。落实农机具购置、测土配方施肥、水稻良种、天然橡胶良种、能繁母猪、农村沼气、农资直补、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项补贴7亿元以上。促进省农信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手合作,打造支农信贷平台,扩大小额信贷服务。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健全农业自然风险防范制度,加强应急系统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动植物疫病、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力。制定出台民增产增收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