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建设创新培训平台,提升科技水平
36.建立科技合作平台,支持农科院校、企业研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设立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对热带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起关键作用的研发和推广。落实与热科院、省农科院签订的合作协议,组织实施槟榔黄化病、香蕉枯萎病防治研究和节水、瓜果菜的采收保鲜、农产品加工等新技术研发项目。组织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构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平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37.积极推进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落实省政府〔2008〕79号文件精神,以实现政府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目标,组建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化解基层农技机构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考评体系。保障和提高基层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站所工作。
38.巩固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分中心和流动服务站。新建7个测土配方施肥分中心,100个乡镇流动服务站,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流动服务站管理,确保发挥应有的作用。实施以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为重点的“沃土工程”项目,年内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00万亩,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力争为30万农户服务。
39.加快新品种、推技术推广。引进、试验、示范、推广300个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组织专家评审主导品种30个,主推技术20项,结合农业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活动开展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示范推广工作,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8%提高到5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40.加强农民培训,构建全省农民培训体系。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完成阳光工程培训3万人,带动培训转移8万人。全年培训农民达300万人次,转移就业8万人。规划建设省农民训练中心,完善已建的10个市县的20个乡镇农民培训基地,新建3个市县农民培训学校和20个乡镇农民培训基地。
41.推进农业机械化。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新型实用农机具,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扶持3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建设定安农机化示范区。力争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0%,提升2.7个百分点。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42.支持基层农技部门加盟农业科技服务110。支持20个乡镇农技站加盟农业科技“110”,建设20个农业科技“110”视频站点,建立农产品的产、供、销信息服务等7个远程培训系统,培训人数20万人次。
九、以农业项目为工作载体,促进农业投入增加和效率提高
43.策划项目,充分发挥政策(项目)研究中心作用。厅政策项目研究中心要按照企业化运作,实行课题制,加强与省内外交流合作,做好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策划工作。重点策划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南繁公共服务平台、海南瓜果菜预冷处理系统、供港澳瓜菜出口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农业等一批重点项目,争取国家立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