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展冬季瓜菜和特色水果,提高精品瓜果菜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实施冬季瓜菜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广冬季瓜菜良种10个,加强37个大田洋瓜菜生产监管,建立农事活动档案。推广瓜菜塑盘、营养袋育苗面积100万亩。指导中部山区扩大冬季瓜菜生产,力争面积增长10%。全省冬季瓜菜面积230万亩、产量340万吨;推广水果套袋、香蕉无落地采收技术,建设高标准的香蕉生产示范园,力争香蕉产值增长16%;提高芒果、菠萝、荔枝、龙眼、绿橙等大宗水果的品质,加快发展莲雾、青枣、火龙果、红毛丹等特色热带珍稀水果,力争水果产值同比增长19%。加强瓜果菜分拣、包装、贮运等产后处理系统建设,争取优质瓜果菜占出岛总量的70%以上。
3.稳步发展橡胶、槟榔等热作产业。落实橡胶良种补贴,建设昌江等橡胶良种补贴示范基地,带动全省民营橡胶种植面积20万亩,良种率达98%以上。推广橡胶新割制、胶园套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提高胶园综合效益。稳步发展槟榔产业,成立省槟榔协会,扶持槟榔加工企业。
4.发展日本地瓜、橄榄、油茶等新特品种。抓好澄迈桥头日本地瓜示范点建设,在全省新建3-5个100亩示范点,争取2-3年内全省推广面积达到1万亩。做好橄榄、油茶等新特品种的引进、推广。
5.加快发展南繁产业。制定南繁五年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乐东、三亚、陵水南繁标准化基地建设,力争南部制种面积达到12万亩。完成农作物种子南繁荔枝沟基地项目二期工程,动工建设南繁种子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南繁检疫和转基因管理,保障南繁安全。
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集约化
6.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申报认证一批龙头企业。落实国家及省有关扶持政策,落实产业化资金1200万元,择优扶持品牌优势突出、联结农户多的大型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搭建金融信贷平台,为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完善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和定期监测制度。制作《热土·成长-百集龙头企业专题系列片》,扩大龙头企业知名度。
7.创新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和完善“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合同、保价收购合同和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机制,力争60%农户加入产业化组织。
8.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通过典型示范,建成100个有特色、有品牌、有市场并形成产业优势的专业村、专业镇。
9.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出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评定20家省级示范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产销一体化转型,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优势特色产业为载体,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资料供给、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重点培育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注册总数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