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和市公安局、交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海事局、公路局、航道局、交警支队等有关单位以及各水、陆客运业户、客运站场,要成立相关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本辖区、本系统、本企业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春运工作方案和春运应急预案,并于2009年1月8日前将春运工作方案、应急预案、领导组成员名单和24小时值班电话(附件1),报市春运办。
二、科学预测,精心组织运力,完善应急保障机制
据预测,2009年春运期间我市将发送旅客762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其中公路运输751万人次,增长1%,水路运输11.45万人次,减少12%。预计省内跨市旅客发送量为182万人次,增长35%,加班车700班次,包车300班次;跨省旅客发送量为24万人次,减少38%,加班车700班次,包车550班次;市内运输客运量544万人次,减少4%。春运期间我市公路运输企业将投入客车2330辆,79534个座位。其中,投入跨省线路运力为274辆,12065个座位,投入省内跨市线路车辆381辆,16099个座位,包车运力为224辆,9514个座位,市内运力为1451辆,41856个座位。水路投入运力客船5艘,1789个座位,全市30个横水渡共52艘渡船参加春运。
各镇区、各有关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在认真总结去年“非常春运”基础上,清醒认识今年形势,充分估计、提前积极做好相关应急、应对措施,根据春运客源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运力,修订完善运输组织方案和应急保障预案。各客运企业和站场要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提前做好应急防范措施。同时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客流的特点制定运输方案,提前安排好车、船的运行和加班计划,保证有充足运力参与春运。按照市春运办制定的《中山市春运常备应急运力安排计划》要求,有应急任务的单位必须做到负责人、车辆、驾驶员、通讯落实,确保及时、快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并于2009年1月8日前将《中山市春运常备应急运力联系通讯表》(附件2)报春运办。
三、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强化安全管理
运输安全是整个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部门、各镇区和运输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安全意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形成长效机制。要健全、完善旅客大量滞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聚众闹事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演练,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迅速反应、有效实施;要加强信息沟通,及时通报解决春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杜绝各类事故发生;要加强检查和监管,尤其对薄弱环节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