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棉花产业发展的意见
(湘政发[2008]34号 HNPR-2008-00006)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快全省棉花产业发展,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农业基础,确保重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棉花产业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带动,加大支持力度,推进棉花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产业链条,打造名优品牌,提升棉花产业质量效益。5年内,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总产30万吨以上;棉花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年产值过30亿元的大型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
二、建设高标准棉花生产基地
按照国家棉花优势产业带建设规划和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全省在环洞庭湖区和衡阳盆地两大优势区域扩大棉花生产基地,重点抓好华容、南县、安乡、澧县、鼎城、沅江、汉寿、临澧、桃源、岳阳、君山、大通湖、衡阳、衡南等14个基地县建设,每个县建设好1— 2个高标准、上规模、产加销链接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加快推行“一地一品”的棉花生产区域化种植,全省重点推广5— 7个优质、高产品种,力争杂交F1种植比率达到95%以上,引导和鼓励农民单收、单晒、单藏、单售,保证棉花纤维品质的一致性。提高棉花纤维整体品质,使三级以上品级棉花比例达到40%左右。抓好棉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排灌条件差、标准不高的问题,增强棉田抗旱排渍能力;加大棉田改造力度,把棉田改造纳入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支持范围;加快棉田机耕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要把棉田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之一。
三、大力发展棉花加工业
坚持把棉花加工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点,纳入“双百工程”,整合资源,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围绕提高棉花加工和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的力度,加快产业升级,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杜绝“三丝”产品,逐步取消统棉做法,全面实行棉花五类品级区分制度,提高棉纺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支持棉花基地县加快发展棉花加工和纺织工业,着眼发展高中端纺织产品,加强纺织工业园区和特色纺织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发展服装、印染等产业,形成棉花加工和纺织产业集群。
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