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意见的通知

  实施高校服务海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是高校服务海西的重要途径。实施高校服务海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有利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挥高等学校作为技术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有利于我省高等学校紧密围绕海西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需求,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更直接服务于海西建设;有利于高等学校成为集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高等学校以外的其他资源,共同服务海西建设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服务海西建设是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我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参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产学研合作,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推进通用技术的发展和适用技术的推广,有效解决海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高校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的实施,有助于我省高等学校在服务海西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回应海西需求变化,形成良性的学科和专业的生长环境,推动传统学科高新化,优势学科强势化,新兴学科集聚化,促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乃至高等学校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推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高校服务海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的目标

  通过实施高校服务海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型省份与新农村建设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与化工、现代农业、海洋与渔业、生物及医药、资源与环境等7大领域,实施40个左右对海西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高校科技创新专项,产生一批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到2012年,力争全省高等学校纵、横向年科研经费达10亿元左右,专利保有量达1500项左右。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遴选建设一批适应海西产业发展新需求的创新平台。到2012年,全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达150个左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校企联系紧密、基本涵盖海西主要产业领域的创新平台群,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为技术依托、运行高效规范、创新成果转化顺畅的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实现我省高等学校创新资源与海西建设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汇聚一批复合型科技人才,促进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提高我省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支持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海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