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年)的通知

  疾病防疫体系建设项目
346233553223
12.水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项目 112111111111


  2. 陕西省2008-2012年水产养殖规划产量表

  单位:吨
年 度 小 计 其 中:
西安 铜川 宝鸡 咸阳 渭南 汉中 安康 商洛 延安 榆林
2008858681353611806629934915030209937390189431436724
2009889281401812226865968215566217427653196132556964
20109302714664127871811012816283227448006205234057285
20119828815494135075871070117204240308459216835987697
201210386816373142780181130918181253948939229138028134
合 计 46997974084645736280511698226511490340447103661720336805


  3. 陕西省2008-2012年水产养殖规划产值表
  单位:万元

年度 小计 其 中:
西安 铜川 宝鸡 咸阳 渭南 汉中 安康 商洛 延安 榆林
2008145732415862057114307685178773511816363467225896355
2009160789458832270126118479197243874618054515428567011
2010179193511352530140549450219814318220120574431837814
20111997055698828191566310532244974812422423640235478708
20122270836480132061781011975278565472225497727940349902
合计 912502260394128837156848122111934219892102458292511620939791


  附件9:
干杂果经济林发展规划(2008-2012年)
(省林业厅)

  为了加快干杂果经济林发展,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截至2007年,全省干杂果经济林面积达到2280万亩,年产值60多亿元,占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10%,其中红枣194万亩,产量16万吨,产值6.4亿元;核桃348万亩,产量4.7万吨,产值12.1亿元;花椒247万亩,产量3.5万吨,产值10.5亿元;柿子86万亩,产量25.5万吨(鲜果),产值5.1亿元;板栗427万亩,产量3.6万吨,产值1.8亿元。干杂果经济林逐渐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从单一发展乡土品种向引进优良品种方向发展,从面积扩张向提质增效方向发展,涌现了一批国家级名优经济林之乡和示范县,出现了红枣、花椒、柿子大县和一批干杂果经济林专业乡镇、专业村,部分山区农民依靠种植干杂果经济林而脱贫致富。

  虽然我省干杂果经济林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建园水平低,管理粗放,良种化程度不高;二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三是投入资金不足,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薄弱。今后几年,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干杂果经济林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技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以投入为保障,发挥区域优势,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成一批特色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省干杂果经济林基地面积稳定在157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到 114万吨。其中:红枣面积达到250万亩,产量达到25万吨;核桃面积430万亩,产量7.2万吨;板栗面积500万亩,产量5.38万吨;花椒面积272万亩,产量5.24万吨;柿子100万亩,产量57万吨(鲜柿)。干杂果经济林产值达到64.6亿元,增加农民纯收入23.2亿元,其中红枣8亿元、核桃5.4亿元、花椒4.1亿元、柿子5亿元、板栗0.7亿元。

  三、区域布局

  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秦巴山区主要建设核桃、板栗、油桐生产基地,渭北旱原主要建设核桃、花椒、柿子和红枣生产基地,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发展红枣产业,长城沿线风沙区适当发展红枣和山杏、大扁杏。

  红枣:以佳县、清涧、绥德、吴堡、神木、府谷、延川、延长、彬县、泾阳、大荔、临渭、高陵等县(区)为重点,主要发展木枣、油枣、骏枣、赞皇大枣等干制品种和梨枣、冬枣等鲜食品种。

  核桃:以黄龙、宜君、洛南、宁强、陇县、镇坪、宁陕、平利、山阳等县为重点,主要发展香玲、中林5号、鲁光、陕核5号、西洛3号、辽核系列、晋龙1号等品种。

  花椒:以韩城、凤县、富平、耀州、宜川、陈仓、永寿等县(市、区)为重点,主要发展狮子头、无刺椒、南强1号和大红袍等品种。

  柿子:以富平、彬县、商州、岐山等县(区)为重点,主要发展富平升底大尖柿,适当发展辣角尖柿、方柿和甜柿等品种。

  板栗:以长安、蓝田、华县、城固、镇巴、留坝、岚皋、平利、镇坪、宁陕、紫阳、镇安、柞水、山阳等县(区)为重点,主要发展镇安大板栗、安栗1号、安栗2号等品种。

  四、重点项目

  (一)丰产示范园工程。建设干杂果经济林标准示范村40个、标准示范园80个,新建干杂果经济林204万亩,其中红枣56万亩、核桃52万亩、花椒25万亩、柿子14万亩、板栗73万亩。

  (二)中低产林改造工程。采取嫁接、修剪等措施,建设40个低产林改造示范样板,改造中低产干杂果经济林500万亩。

  (三)良种苗木繁育工程。在干杂果经济林建设重点县新建良种苗木苗圃40个,年生产良种苗木4000万株。

  (四)加强科技服务。加强良种引进选育、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生产。加快制定我省主要干果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干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市、县、区政府加强组织协调,将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级有关部门安排项目资金时,向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倾斜。

  (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从事经济林种植、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的龙头企业,积极引导经营者采取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干杂果经济林发展水平。

  (三)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帮助种植户与加工销售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加强横向联合,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开拓市场,增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

  附表:
  全省主要干杂果经济林2008-2012年新增面积规划表

  单位:万亩

项目 品种

重点县 (市、区)

新增面积

合计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总计

220

27.3

53

69.6

47.95

22.15

一、红枣

56

9.8

14.5

13.1

9.45

9.15

其中

1

佳 县

5

1

1

1

1

1

2

清 涧

10.5

2

2.5

2

2

2

3

绥 德

10

1.5

2.5

2

2

2

4

吴 堡

2

0.4

0.5

0.6

0.3

0.2

5

神 木

1

0.2

0.2

0.4

0.1

0.1

6

府 谷

2

0.4

0.4

0.8

0.2

0.2

7

延 长

6

1

2

1

1

1

8

延 川

4

0.5

1

1.5

0.5

0.5

9

彬 县

3

0.6

0.7

0.8

0.5

0.4

10

泾 阳

3

0.5

0.8

0.8

0.5

0.4

11

大 荔

6

1

2

1

1

1

12

临 渭

3

0.6

0.8

1

0.3

0.3

13

高 陵

0.5

0.1

0.1

0.2

0.05

0.05

二、核桃

52

6

13

15.5

13

4.5

其中

1

黄 龙

8

1

2

2

2

1

2

宜 君

8

1

2

2

2

1

3

洛 南

8

1

2

2

2

1

4

宁 强

6

0.5

1

2

2

0.5

5

陇 县

6

0.5

1

2

2

0.5

6

镇 坪

3

0.5

1

1

0.5

7

宁 陕

5

0.5

1

2

1

0.5

8

平 利

3

0.5

1

1

0.5

9

山 阳

2

1

0.5

0.5

10

其他县

3

0.5

1

1

0.5

品种 项目

重点县 (市、区)

合计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三、花椒

25

3

5.5

8

7

其中

1

韩 城

4

0.5

1

1

1

2

凤 县

4

0.5

1

1

1

3

富 平

3

0.5

0.5

1

1

4

耀 州

3

0.5

0.5

1

1

5

宜 川

3

0.5

0.5

1

1

6

陈 仓

2

0.5

1

0.5

7

永 寿

2

0.5

1

0.5

8

其他县

4

0.5

1

1

1

四、柿子

14

0.5

3.5

6

3.5

其中

1

富 平

5

0.5

1

2

1

2

彬 县

3

1

1

1

3

商 州

2

0.5

1

0.5

4

岐 山

2

0.5

1

0.5

5

其他县

2

0.5

1

0.5

五、板栗

73

8

16.5

27

15

其中

1

长 安

5

0.5

1

2

1

2

蓝 田

5

0.5

1

2

1

3

华 县

5

0.5

1

2

1

4

城 固

4

1

2

1

5

镇 巴

5

0.5

1

2

1

6

留 坝

5

0.5

1

2

1

7

岚 皋

5

0.5

1

2

1

8

平 利

5

0.5

1

2

1

9

镇 坪

3

0.5

1

1

0.5

10

宁 陕

3

0.5

1

1

0.5

11

紫 阳

2

0.5

0.5

1

12

镇 安

8

1

2

2

2

13

柞 水

5

0.5

1

2

1

14

山 阳

5

0.5

1

2

1

15

其他县

8

1

2

2

2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