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年)的通知


  附件4:
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规划(2008-2012年)
(省农业厅)

  畜牧业是我省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成就。近年来,我省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畜产品供应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生猪存栏851.6万头、出栏992.2万头,牛存栏166万头(奶牛46.8万头)、出栏53.5万头,羊存栏667.5万只、出栏468.4万只,家禽存栏5064.5万只、出栏5054.7万只;肉类总产量96.1万吨,奶类总产量180.3万吨,禽蛋总产量43.3万吨。奶牛产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存栏数量和奶类产量均居全国第6位,成为全国重要的奶源基地。2007年全省畜牧业产值27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7.4%,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16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3%。

  (二)面临形势。

  1. 有利条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膳食结构不断改善,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明显增加;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投入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需要畜牧业的强力支撑;各级政府重视,群众发展养殖业积极性高涨,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不利因素。畜牧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畜牧良种繁育、动物防疫等基础设施薄弱,供种能力不足,重大动物疫病仍然威胁着畜牧业安全;龙头企业不大不强,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畜牧产业投入不足,难于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原则。

  1. 坚持市场导向。面向国内外市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

  2. 坚持重点突破。以生猪、奶牛为重点,实施畜牧大县建设战略,强力推进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聚集度。

  3. 坚持提质增效。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示范引导,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

  4. 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广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省生猪存栏达到1500万头,出栏2000万头;牛存栏300万头,其中奶牛80万头,牛出栏85万头;羊存栏1200万只,出栏850万只;家禽存栏7600万只,出栏7500万只。肉类产量200万吨,蛋类产量70万吨,奶类产量36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550亿元,增长1倍。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00亿元,新增54亿元,增长1.2倍。畜牧业为农民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到400元,增长1.4倍。

  三、区域布局

  依托资源禀赋,发挥区域优势,关中主要发展奶畜产业,渭北和陕南主要发展生猪产业,陕北主要发展羊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畜牧业产业带。

  (一)生猪产业。在全省建设20个年出栏50-100万头的生猪大县,形成渭北果区、关中和陕南三个生猪产业带。

  (二)牛产业。奶牛产业重点在关中建设1个2万头现代化奶牛场、50个千头奶牛示范场,建成7万头高产奶牛核心群;建设1000个存栏300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小区,形成80万头奶牛产业带。肉牛产业重点在关中扶持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秦川牛育肥场和出栏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形成肉牛养殖集中产区。

  (三)羊产业。在关中重点发展奶山羊,在陕北重点发展白绒山羊,在陕北、渭北重点发展肉羊,加快良种扩繁,推广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发展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
  (四)家禽。在家禽养殖大县扶持发展存栏5000-100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户)和出栏10000-20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户),提高家禽规模化养殖水平。

  四、重大工程项目

  突出发展重点,落实扶持政策,健全产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推广科学发展模式,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建设项目。

  1.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一是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在陕南、关中、陕北建设4个基础母猪存栏1000头以上的原种猪场,在20个生猪养殖大县建设40个基础母猪存栏1000头的扩繁场、1000个基础母猪存栏600头以上的商品代场和40个种公猪站。二是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在关中建设1个存栏2万头的现代化奶牛场,扶持建设50个千头奶牛示范场,建立7万头高产奶牛核心群。三是秦川牛良种繁育体系。在关中建立3000头秦川牛基础母牛核心群;引进红安格斯、利木赞等肉牛良种,建立100个配种站。四是羊良种繁育体系。改扩建10个基础母羊存栏500头的奶山羊、绒山羊、肉羊(布尔山羊)良种繁育场。五是良种鸡繁育体系。在关中、陕北改扩建存栏10000套良种鸡祖代场2个。

  2. 动物防疫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北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完善提高市、县级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基础设施,完成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省级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3. 科技创新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生猪、奶牛产业,建立专家团队、区域产业专家大院、产业科技示范园(场)、产业科技示范村,完善县级畜牧技术推广与管理体系,建立畜牧产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实施畜牧兽医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二)财政专项及补贴项目。

  1. 规模养殖模式推广。大力推广澄城百万头生猪大县发展模式、本香自繁自育生产模式、正大全进全出生产模式,扶持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建设20个年出栏50-100万头的生猪大县。扶持建设1000个存栏300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小区。推广“公司+育肥场+农户”的秦宝模式,扶持20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秦川牛育肥场、1万户年出栏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按照“公司+奶站+农户”模式,重点扶持奶山羊适度规模养殖,陕北白绒山羊重点建设专业村,大力推行年存栏基础母羊20只以上、出栏30只的闫怀杰肉羊养殖模式。

  2. 生产扶持补贴。继续实施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后备母牛(奶牛)补贴等财政补贴政策;扩大畜牧机械补贴范围,提高高产奶牛核心群冻精补贴标准,加大奶牛良种补贴力度。

  3. 动物疫病防控。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免疫、监测、检疫、无害化处理等政策,推行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制度,落实村级防疫员补贴。

  五、保障措施

  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面实施畜牧业发展倍增计划,对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落实工作。

  (一)加大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制订加快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夯实发展基础;改善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

  (二)加强科技兴牧。依托杨凌科技优势,加快畜牧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和畜产品加工的开发研究;大力推行科学养殖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前瞻性、先进性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各级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强化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和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实施项目带动。以生猪、奶牛产业为重点,抓好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及养殖大户,争取中央投资,整合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

  附表:
  陕西省畜牧业主要生产指标分市任务表

市(区)年度生猪存栏(万头)生猪 出栏 (万头)牛(万头)牛出栏(万头)羊存栏(万只)羊出栏(万只)家禽 存栏 (万只)家禽 出栏 (万只)肉类 产量 (万吨)蛋类 产量 (万吨)奶类 产量 (万吨)畜牧业产值 (亿元)
总存栏其中 奶牛
西安2008125.0150.019.011.06.037.527.0995.0990.016.59.650.047.5
2009140.0175.021.412.46.542.030.31000.01080.018.410.560.055.0
2010157.0195.024.013.57.347.034.01000.0980.021.011.566.560.0
2011175.5230.027.015.58.055.038.01000.0993.023.013.077.570.0
2012200.0270.030.017.09.060.043.01370.01350.030.014.095.083.0
宝鸡200895.0114.033.215.610.353.037.4813.5807.011.07.555.041.0
2009110.0130.035.017.411.562.045.0850.0820.015.08.568.049.0
2010120.0150.040.019.013.070.050.4975.0960.018.09.574.062.0
2011138.0185.044.020.013.378.057.01000.0990.020.010.586.066.0
2012150.0200.055.024.015.085.060.01120.01100.020.011.0105.072.0
咸阳2008110.0125.031.013.79.362.043.6900.6898.313.28.245.043.5
2009120.0140.035.015.310.570.050.0900.0880.015.08.562.048.0
2010135.0160.040.017.011.080.056.0980.0970.018.09.574.062.0
2011150.5190.044.019.213.088.063.01050.01000.020.010.578.066.0
2012170.0220.049.021.013.5100.070.01240.01225.024.012.085.076.0
渭南200895.0114.026.05.28.556.034.3682.7685.79.96.218.529.8
2009108.5130.030.05.89.060.038.4750.0700.012.07.025.032.0
2010125.0150.035.06.59.570.043.0800.0780.013.07.828.038.0
2011135.0175.038.07.311.075.048.0930.0925.016.08.033.040.0
2012150.0200.041.08.012.090.055.0940.0935.018.09.035.052.0
铜川200825.532.09.02.33.011.37.779.977.02.20.78.07.0
200929.538.09.92.53.313.39.090.080.03.00.810.08.0
201035.045.011.02.83.515.010.1100.090.03.50.911.010.0
201137.050.013.03.14.017.011.0110.0100.04.01.014.510.0
201240.056.014.03.64.318.012.3110.0105.04.01.015.012.0
汉中2008150.0183.019.00.36.221.315.0581.1579.017.64.11.043.0
2009170.0210.021.00.46.525.016.8650.0640.020.04.51.047.0
2010190.0250.025.00.47.028.018.8700.0716.022.05.01.055.0
2011213.2280.027.00.57.531.021.0810.0800.025.05.51.360.0
2012240.0320.030.00.59.034.024.0800.0790.032.06.01.875.0
安康2008138.0160.014.00.14.153.037.4493.9495.012.73.80.332.6
2009150.0190.015.60.14.660.042.0550.0540.015.04.00.237.0
2010165.0210.018.00.15.265.047.0600.0604.817.04.50.245.0
2011187.2250.020.00.16.075.053.0670.0660.020.05.00.247.0
2012210.0280.022.00.16.085.060.0680.0675.023.05.50.357.0
商洛200895.0114.012.50.13.437.528.0399.5399.79.93.40.326.3
2009110.0130.012.80.13.543.033.0425.0400.012.03.50.330.0
2010125.0150.015.00.13.949.237.0450.0448.014.23.90.326.0
2011138.0160.017.00.14.555.041.4520.0505.016.04.00.437.5
2012150.0200.018.00.15.060.045.0550.0545.018.05.00.346.0
榆林200865.075.09.02.62.8370.0268.0326.8326.312.12.78.031.5
200970.088.09.92.93.0415.0300.0500.0480.014.03.09.040.0
201080.0100.010.03.33.4465.0334.0560.0537.617.03.410.045.0
201187.8110.013.03.74.0525.0373.0620.0600.018.03.513.566.0
2012100.0130.014.04.04.0590.0430.0450.0445.022.04.015.055.0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