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主要水果规划分年度分县区新增布局表(6)
水果 种类 | 区域布局 | 规划新增 |
设区市 | 主产县 | 五年规 划新增 | 年度新增(万亩)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红枣 | 榆林 | 神 木 | 1 | 0.2 | 0.2 | 0.4 | 0.1 | 0.1 |
府 谷 | 2 | 0.4 | 0.4 | 0.8 | 0.2 | 0.2 |
合 计 | 30 | 5.5 | 7.1 | 6.8 | 5.6 | 5 |
延安 | 延 长 | 6 | 1 | 2 | 1 | 1 | 1 |
延 川 | 4 | 0.5 | 1 | 1.5 | 0.5 | 0.5 |
合 计 | 10 | 1.5 | 3 | 2.5 | 1.5 | 1.5 |
咸阳 | 彬 县 | 3 | 0.6 | 0.7 | 0.8 | 0.5 | 0.4 |
泾 阳 | 3 | 0.5 | 0.8 | 0.8 | 0.5 | 0.4 |
合 计 | 6 | 1.1 | 1.5 | 1.6 | 1 | 0.8 |
渭南 | 大 荔 | 6 | 1 | 2 | 1 | 1 | 1 |
临 渭 | 3 | 0.6 | 0.8 | 1 | 0.3 | 0.3 |
合 计 | 9 | 1.6 | 2.8 | 2 | 1.3 | 1.3 |
陕西省主要水果规划分年度分县区新增布局表(7)
水果 种类 | 区域布局 | 规划新增(万亩) |
设区市 | 主产县 | 五年规 划新增 | 年度新增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红枣 | 西 安 | 高 陵 | 0.5 | 0.1 | 0.1 | 0.2 | 0.05 | 0.05 |
合 计 | 0.5 | 0.1 | 0.1 | 0.2 | 0.05 | 0.05 |
合 计 | 13个县区 | 55.5 | 9.8 | 14.5 | 13.1 | 9.45 | 8.65 |
柑橘 | 汉 中 | 城 固 | 12 | 2 | 3 | 2 | 3 | 3 |
汉 台 | 10 | 2 | 3 | 2 | 2 | 1 |
勉 县 | 10 | 2 | 2 | 2 | 3 | 1 |
西 乡 | 3 | 0.6 | 0.8 | 1 | 0.4 | 0.2 |
洋 县 | 2 | 0.4 | 0.5 | 0.6 | 0.3 | 0.2 |
合 计 | 37 | 7 | 9.3 | 7.6 | 8.7 | 4.4 |
安 康 | 汉 滨 | 6 | 1.5 | 1.5 | 1 | 1 | 1 |
汉 阴 | 1 | 0.2 | 0.2 | 0.3 | 0.2 | 0.1 |
石 泉 | 1 | 0.2 | 0.3 | 0.3 | 0.1 | 0.1 |
陕西省主要水果规划分年度分县区新增布局表(8)
水果 种类 | 区域布局 | 规划新增(万亩) |
设区市 | 主产县 | 五年规 划新增 | 年度新增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柑橘 | 安 康 | 紫 阳 | 6 | 1 | 1.5 | 1 | 2 | 0.5 |
旬 阳 | 6 | 1 | 1.5 | 1 | 2 | 0.5 |
白 河 | 4 | 0.5 | 1 | 1.5 | 0.5 | 0.5 |
平 利 | 2 | 0.4 | 0.5 | 0.6 | 0.3 | 0.2 |
岚 皋 | 2 | 0.4 | 0.4 | 0.7 | 0.3 | 0.2 |
合 计 | 28 | 5.2 | 6.9 | 6.4 | 6.9 | 3.1 |
合 计 | 13个县区 | 65 | 12.2 | 16.2 | 14 | 15.1 | 7.5 |
猕 猴 桃 | 西 安 | 周 至 | 14 | 3 | 3 | 3 | 3 | 2 |
户 县 | 1 | 0.2 | 0.3 | 0.3 | 0.1 | 0.1 |
长 安 | 2 | 0.4 | 0.6 | 0.6 | 0.2 | 0.2 |
灞 桥 | 1 | 0.2 | 0.2 | 0.4 | 0.1 | 0.1 |
蓝 田 | 1 | 0.2 | 0.3 | 0.3 | 0.1 | 0.1 |
合 计 | 19 | 4 | 4.4 | 4.6 | 3.5 | 2.5 |
陕西省主要水果规划分年度分县区新增布局表(9)
水果 种类 | 区域布局 | 规划新增(万亩) |
设区市 | 主产县 | 五年规 划新增 | 年度新增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猕 猴 桃 | 宝 鸡 | 眉 县 | 15 | 3 | 4 | 3 | 3 | 2 |
陈 仓 | 5 | 1 | 1 | 2 | 0.5 | 0.5 |
合 计 | 20 | 4 | 5 | 5 | 3.5 | 2.5 |
渭 南 | 临 渭 | 2 | 0.3 | 0.6 | 0.8 | 0.2 | 0.1 |
华 阴 | 3 | 0.6 | 0.8 | 1 | 0.3 | 0.3 |
华 县 | 2 | 0.3 | 0.6 | 0.8 | 0.2 | 0.1 |
合 计 | 7 | 1.2 | 2 | 2.6 | 0.7 | 0.5 |
杨 凌 | 合 计 | 1 | 0.2 | 0.2 | 0.2 | 0.2 | 0.2 |
合 计 | 11个县区 | 47 | 9.4 | 11.6 | 12.4 | 7.9 | 5.7 |
时令 水果 | 西 安 | | 10 | 2 | 3 | 2 | 2 | 1 |
宝 鸡 | | 5 | 1 | 1.5 | 1.5 | 0.5 | 0.5 |
渭 南 | | 10 | 2 | 3 | 2 | 2 | 1 |
咸 阳 | | 10 | 2 | 2 | 3 | 2 | 1 |
陕西省主要水果规划分年度分县区新增布局表(10)
水果 种类 | 区域布局 | 规划新增(万亩) |
设区市 | 主产县 | 五年规 划新增 | 年度新增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时令 水果 | 汉 中 | | 2 | 0.3 | 0.6 | 0.8 | 0.2 | 0.1 |
安 康 | | 2 | 0.3 | 0.6 | 0.8 | 0.2 | 0.1 |
榆 林 | | 2 | 0.4 | 0.7 | 0.7 | 0.1 | 0.1 |
铜 川 | | 2 | 0.5 | 0.6 | 0.6 | 0.2 | 0.1 |
商 洛 | | 2 | 0.3 | 0.6 | 0.8 | 0.2 | 0.1 |
杨 凌 | | 0.5 | 0.1 | 0.1 | 0.2 | 0.1 | |
合 计 | 10个县区 | 45.5 | 8.9 | 12.7 | 12.4 | 7.5 | 4 |
合计 | 11个市区 | 80个县区 | 523 (梨新增10万亩直接合计在内) | 104.0 | 127.4 | 116.65 | 94.6 | 70.35 |
附件3:
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规划(2008-2012年)
(省农业厅)
为了加快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成就。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我省蔬菜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07年,全省蔬菜面积553万亩,产量928万吨,产值15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的生产大县达到20个,产值过亿元的生产大县达到33个。在蔬菜总面积中,保护地面积138万亩,占蔬菜种植面积的25%;日光温室和大棚等固定设施面积37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6.7%。
(二)面临形势。
1. 有利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蔬菜需求的多元化和周年均衡供应已成为迫切需要,市场需求广阔;我省有发展蔬菜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特别是设施蔬菜复种指数高、土地利用率高、比较效益好,群众发展设施蔬菜的积极性高涨,政府加强扶持和引导,设施蔬菜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
2. 不利因素。总量不足,生产规模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发展滞后,产业化水平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信息不灵,经营分散;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影响蔬菜产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坚持项目承载、资金整合、多元投入、政府扶持、群众主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基地建设,强化物质装备,实行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质量,增加总量,提升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650万亩,产量达到1470万吨,为农民新增收入80亿元。五年新增日光温室和大棚蔬菜10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0万亩、大棚60万亩。
三、区域布局
陕北、渭北光热、土地资源丰富,关中产业基础强、科技优势明显,是发展设施蔬菜的优势区域。陕北、渭北以新建日光温室为主,关中以改扩建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实施工厂化育苗,推广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大力发展精细菜、特色菜等商品蔬菜。陕南汉中盆地、月河川道和丹江流域,重点发展大棚早春和秋延蔬菜。
四、重大工程项目
以基地建设为重点,建立蔬菜集约化育苗体系,加强示范培训,引导蔬菜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安全型方向发展。
(一)基地县建设。按照现有基础和生产条件,在全省选择30个县建设设施蔬菜基地,重点扶持棚体及配套设施建设,每年发展设施蔬菜20万亩。
(二)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按照不同生态区域,在关中、陕北、渭北建设4个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在基地县建设1000个专业化育苗站,实行专业化育苗、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确保种苗供应。
(三)示范园建设。在基地县建设30个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的示范园,每个园区占地100-150亩,主要进行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带动辐射全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四)技术培训工程。根据产业布局和需求,实行分级培训,省、市重点培训技术骨干,县、乡重点培训农民技术员、生产大户,达到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每年培训10000人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制定、出台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以国家投资为引导、群众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财政每年要拿出一定资金,采取补助、奖励、贷款贴息等方式,对设施蔬菜棚体及配套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和工厂化育苗建设等进行扶持。
(二)强化技术保障。依托杨凌技术优势,加强设施蔬菜基础应用研究,加速蔬菜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健全蔬菜技术推广体系,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普及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统繁统供等技术,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普及率。
(三)推进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绿色、有机产品为核心,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探索新的流通方式,加快蔬菜市场和专业销售队伍建设,强化信息服务,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
附表:
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规划表
单位:万亩、万吨
年份 地区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面积 | 产量 | 设施 面积 | 面积 | 产量 | 设施 面积 | 面积 | 产量 | 设施 面积 | 面积 | 产量 | 设施 面积 | 面积 | 产量 | 设施 面积 |
全 省 | 573 | 1100 | 57 | 593 | 1200 | 77 | 613 | 1300 | 97 | 633 | 1400 | 117 | 653 | 1470 | 137 |
西安市 | 93 | 235 | 10 | 95 | 246 | 12 | 96 | 255 | 14 | 98 | 265 | 16 | 100 | 270 | 18 |
铜川市 | 8 | 13 | 1 | 9 | 16 | 2 | 10 | 20 | 2.6 | 11 | 24 | 3.4 | 12 | 27 | 4 |
宝鸡市 | 70 | 100 | 8 | 72 | 105 | 10 | 74 | 112 | 11 | 75 | 120 | 13 | 77 | 125 | 14 |
咸阳市 | 113 | 290 | 15 | 116 | 300 | 18 | 119 | 315 | 21 | 122 | 330 | 24 | 126 | 340 | 28 |
渭南市 | 59 | 82 | 8 | 63 | 96 | 12 | 66 | 110 | 14.8 | 69 | 125 | 18 | 72 | 138 | 21 |
延安市 | 28 | 65 | 5 | 31 | 85 | 8 | 34 | 115 | 11 | 37 | 130 | 14 | 40 | 143 | 18 |
汉中市 | 73 | 140 | 3 | 74 | 150 | 4 | 76 | 158 | 6 | 78 | 168 | 8 | 79 | 170 | 9 |
榆林市 | 26 | 52 | 4.8 | 28 | 69 | 6.8 | 31 | 75 | 10 | 34 | 90 | 13 | 36 | 105 | 16 |
安康市 | 78 | 85 | 1 | 78.8 | 90 | 1.8 | 79.5 | 93 | 3 | 80.2 | 97 | 3.4 | 81 | 100 | 4 |
商洛市 | 24 | 36 | 1 | 25 | 40 | 2 | 26 | 43 | 3 | 27 | 46 | 3.4 | 28 | 46 | 4 |
杨凌示范区 | 1 | 2 | 0.2 | 1.2 | 3 | 0.4 | 1.5 | 4 | 0.6 | 1.8 | 5 | 0.8 | 2 | 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