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肇庆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6.应急宣传工作有效推进。以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开展咨询讲座、悬挂张贴横额标语、派发宣传单张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氛围,增强全社会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对公务员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把应急管理列入全市干部任职培训的必修课;加强对学生应急管理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积极开展应急预案的演习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知识的应用情况。

  (二)薄弱环节

  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尚处起步阶段,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不平衡,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应急管理体系存在薄弱环节。

  1.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备。目前,仍有一些地方、企事业单位的部分应急预案没有编制完成,离应急预案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应急预案演练比例仍然偏少,联合应急演练较少,影响了预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2.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目前,市、县(市、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成立时间短,有些地方专职人员未完全到位,尚未能有效履行应急管理的职能;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立进展较慢,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高。部门之间、地方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多方联动处置较大以上突发事件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部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与日常应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亟待建立规范、协调、有序的长效机制。

  3.监测预警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滞后。一些领域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综合预警能力亟需加强。应急平台建设滞后,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网络欠发达,信息获取能力较差,指挥协调不够及时。

  4.专业应急队伍力量薄弱。部分专业救援队伍数量不足,大型和特种装备明显缺乏;专业培训、演练不足,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远程快速拉动和协同能力较差,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时间的生命搜救能力亟待增强。

  5.应急物资和紧急运输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现有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调拨和配送机制不完善;存储设施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储备方式单一,数量偏少,品种难以动态调整,更新、轮换、补偿政策不健全,物资储备品种需调整、增加。应急运输综合协调机制、应急运力动态数据库和征用应急运力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影响应急运输的效力。

  6.宣传教育和动员社会参与缺乏力度。应急管理宣传动员不足,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不高,应急管理宣传动员工作亟需大力加强。广大企事业单位、公益性民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尚不健全。

  (三)面临的形势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将交织并存,公共安全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

  1.自然灾害方面。我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境内丘陵、盆地、谷地、台地纵横交错,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属于气候变化敏感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灾害种类多、灾季长、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突发性强,尤其是台风、暴雨洪涝、寒冷、干旱、冰雹、龙卷风、雷电、地质灾害以及农业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经常对全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事故灾难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迅速发展,人流、物流、车流量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行业事故多发,火灾频繁,电网安全运行压力加大,城市生命线工程日趋复杂,事故预防与处置难度越来越大。

  3.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受气候、生态、地理位置、人流物流量大等因素的影响,原发性或输入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增加、不确定性增大。鼠疫、霍乱、SARS、人禽流感等传染病风险隐患依然严峻;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概率增加且危害较大;禽流感等动物疫情仍然存在复发、多发的可能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环境污染引起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依然存在。

  4.社会安全事件方面。我市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各种矛盾、磨擦和冲突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发展的活跃,人流物流越来越频繁,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矛盾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风险隐患增加;电、油、运供需矛盾突出,极易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全面布局与重点建设统筹、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兼顾;依靠科学技术,整合存量资源,建好新增项目;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参与,提高全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为建设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肇庆和实现全市人民富裕安康提供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