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水平。一是继续开展“百名医师进社区”活动,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为支援单位和医生提供工作便利,使支援单位和医生在技术上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聘用大医院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居民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三是以市中心医院为培训基地,继续对在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理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四是开展中医进社区活动,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大力培养社区中医药人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争取到2010年每个社区卫生机构至少有1名中医。
(六)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加快社区卫生机构信息管理软、硬件建设,对社区卫生机构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居民健康入户调查工作,建立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化、动态化管理。
(七)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建立社区首诊负责制。一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双向转诊工作。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加强双向转诊的监督管理。二是探索建立社区首诊负责制试点工作,研究制定社区首诊优惠政策,吸引社区居民首诊到社区。
(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和社区基本药品政府集中招标,统一配送,实现同城同价的管理模式。完善社区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员聘用制度。各县(市)区要拿出1~2个中心开展试点工作。
(九)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管。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构应有的作用和职能,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监管体系。对于未经允许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称及专有标识的,及时进行清理整顿。
(十)积极开展省卫生厅“争创社区卫生服务标兵”活动。全省将树立10个全面工作标兵,6个单项工作标兵,评选10个全科医师和10个全科护士,并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各县(市)区要积极开展此项活动,鼓励先进,树立典型,调动广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工作热忱。
(十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广泛利用新闻媒体做好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工作。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社区卫生服务宣传月”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知晓率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的良好气氛,推动社区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