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整结构,发展特色,优化产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各县要在确保粮食总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围绕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针对农业资源特点,合理配置,发挥区域优势,抓好种植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原则,优先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优势特色作物,努力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比重。重点加快优质粮、油、蔬、薯、豆、杂粮、生物药材等无公害独具特色的怒江优势作物产品区域开发,加快优质、专用、高效农产品产业商品基地建设。着力培育畜牧业、蔬菜、薯类、豆类、杂粮、中药材六大产业。在种植业上重点发展3.0万亩优质稻、8.0万亩优质小麦、6万亩优质玉米、4.2万亩优质油菜、1.2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2.4万亩甘蔗、7万亩优质杂豆、5万亩的草果、1.2万亩的黄连和2.2万亩秦艽等生物药材的开发,培植区域经济,加快农业优质产业进程,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三)以科技兴农为支撑,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覆盖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针对怒江实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农村经济全局。要促进科技与生产的融合,发挥科技先导效应,关键在于抓好技术推广,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科技兴农举措,强化物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新技术推广与贮备应用工作。今年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上重点抓好六个项目:
1.抓好优质农作物良种推广进程工作。突出“两杂”与优质良种推广90万亩,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
2.抓好省州农业科技重点项目推广工作。加大科技投资力度,集中科技人才力量,推进科技入户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全年推广重点农业项目应用技术70万亩。
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万亩工程,以集本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4.推广10万亩旱地玉米除草技术与重点防控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蔬菜等作物预警统防工作。
5.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样板工作。全年大春生产要举办科技样板8万亩,州、县、乡三级主要领导班子和各扶贫挂钩点的单位要层层举办科技样板,建典型,出辐射,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各级农业农技部门在围绕面上科技推广的同时,集中精力,办好科技创新样板科学示范区,全面开展农业科技承包,以样板促典型,促成效,促进科技与生产的融合,带动农民增收。
6.加快优质粮油、中药材等优势无公害示范与推广,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产业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