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路线走向和工程规模
本项目起点位于东阳市六石街道西侧与22省道诸东线相接,路线向西延伸,经金盘村,跨桐坑溪后,沿老22省道穿上新屋村,经陈泉头村、瞿村后,跨盆溪,再沿老22省道过横塘村、上卢村,最后跨锦溪后向西与甬金高速公路连接线相接,路线全长约6公里。
五、工程技术标准
赞同本项目采用部颁《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的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15米。桥涵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Ⅱ级,桥梁、隧道应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其余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规定值。
六、经济评价
专家组认为,本报告采用的经济评价方法基本可行,工程建成后使公路运输更为便捷、安全,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在进一步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的基础上,其经济分析基本可行。
七、问题与建议
(一)原则赞同设计推荐的路线总体走向方案,建议在“工可”阶段按尽量合理运用技术指标的原则,对全线的平纵线形作进一步优化,减少土石方开挖数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二)专家组建议设计单位在下一阶段做好路线起终点交叉口方案设计,以利于相关公路的衔接和保障交通安全。
(三)设计单位对K3+800至K5+400路段做了两个方案进行比选。基本路线方案为起于横塘村南侧,向西沿文化路穿上卢村,再跨锦溪,在上卢村西侧与比较路线相交,全长约1.6公里;比较路线方案A起点为横塘村南侧,路线沿老22省道向西,经上楼公路与老22省道交叉口后,路线向西北转,经上卢中心小学北侧,再跨锦溪后,路线再向西南方向转,在上卢村西侧与基本路线方案相交,全长约1.664公里。
比较路线方案A绕过了村中心区域,拆迁数量较少,造价相对较低,但路线全长较长,老路利用率较低,用地和占用基本农田较多,且与规划衔接不顺。因此,经综合比选,专家组原则赞同采用基本路线方案。
(四)专家组原则赞同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对路面各结构层厚度作进一步技术经济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