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加榆林电视台和榆林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套数,加快台内专业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步伐。榆林电视台和榆阳区电视台整合后共开办四套节目,“十一五”后两年,榆林电视台再增加一套节目,使节目总套数达到五套。榆林人民广播电台现开办两套节目,整体上划后,“十一五”后三年每年再新增加一套节目,使节目总数达到五套。随着两台节目的增加,要逐步整合节目资源,推进频道、频率专业化步伐,同时要增加台内设备的配置,加快台内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对收录、采集、编辑和播出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实现各个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到2010年,力争两台的数字化率达到100%,并分别配备电视和广播转播车。
(四)努力提高榆林电视台和榆林人民广播电台的有线覆盖水平。今后几年里,要适时将榆林电视台新增的节目和榆林人民广播电台的五套节目,通过广电网络传送到全市12个县区,覆盖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扩大两台有线覆盖人口。
(五)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作。充分发挥各地现有无线发射台的作用,加快设备更新,加强运行维护,大力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使广大农村群众能够无偿收听收看到中、省、市的无线广播电视节目。2008年,将榆林电视台和榆林人民广播电台一套节目通过绥德、横山电视转播台专用频道和专用频率转播,覆盖到全市多数县城和乡镇。2009年架设神木、府谷、定边、清涧四个县广电网络支公司机房到差转台光缆,并增加1千瓦电视发射机和1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转播榆林电视台和榆林人民广播电台一套节目,使榆林市两台一套节目的无线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08年榆林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榆林人民广播电台新增加的节目通过无线方式覆盖榆林城区。
(六)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思路,积极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程。2010年前,开通其余8个县的有线电视数字信号,到2010年底,全市有线电视累计整转总数达到11万户。通过转换全面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业务承载能力、交互应用能力和网络管理水平,加快有线电视接入网的双向改造和网络管理系统建设,使有线电视成为集公共传播、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连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信息平台和现代服务业信息平台。
(七)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
1、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解决空白区、盲区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2008年至2010年,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6832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使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到包括中、省节目在内的35套以上广播电视节目。同时,要落实“村村通”日常运行维护经费,建立“村村通”维护管理机制,确保“村村通”长期通。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