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充实科技管理机构,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加强、充实各级科技管理机构,完善科技管理体系,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综合决策和系统管理水平。完善科技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加强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制度建设,制定领导干部科技发展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办法,将科技发展任务分解、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中,建立全区科技主管部门与综合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科技计划及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三)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多途径增加科技投入
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提高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以适应我区科技事业发展的要求。完善地方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引导和宏观管理,初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投入体制。逐步完善以国家投入为主,企业、金融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和科技发展的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国际科技投入和兄弟省市、国家部委、中国科学院等科技援藏项目与经费的投入。科研单位在注重协作攻关的同时,要有更多的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并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体现应有的价值,增加科技的投入。
(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与科技人才培养,建立"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的导向作用,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人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深化人才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环境,积极稳定现有人才,着力引进急需人才,重点培养未来人才。采用灵活的机制吸引和聚集区外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完善自治区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管理制度,注重人才引进、培养,采用竞争淘汰机制,形成人才的自动优化。进一步完善学术带头人培养引进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促进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稳定现有人才,逐步改革现行职称制度,由科研机构自主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和职务结构比例,确定岗位责任,实行按岗、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竞争上岗。
加大对少数民族自然科技专业人员队伍的培养力度。在中央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培养出更多的以藏民族为主体的高学历、高素质自然科技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各科技门类和学科领域的创新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特别是在各个工程技术门类和领域中,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专业人员的培养规模和力度。
(五)改善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基础条件
通过体制改革与创新,组建跨领域、跨部门、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研究、试验示范、成果推广基地,营造开放、共享的实验研究环境,建立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从宏观上合理布局科技力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建设并完善技术推广、资源共享、研究开发三大平台,以增强我区技术推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源共享水平。重点建设8个基础平台:以充实、配强农牧区科技队伍为突破口的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体系,以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为主的农牧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示范中心,以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为主的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发中心,整合高校、医院、企业基础上的藏医药研究中心,以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为主的新能源研发与示范基地,以自治区地质实验测试研究实验室为基础的优势矿产资源研发中心,跨部门的高原生态环境安全研究中心,以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为主的科技资源信息中心。
(六)强化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科技援藏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