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十一五”时期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相继实施了"科学之光"、"阿里光明"和"送电到乡"光伏电站建设等计划。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居全国第一。太阳能的大规模利用解决了部分农牧民的生活用能和用电问题,为照明、广播、电视、通讯、抽水等提供了电源,在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特色产业科技发展迅速。
  全区各级科技部门始终把特色农牧业科技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批具有区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科技兴农兴牧的势头基本形成,并正在为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发挥越来越明显的推进作用。
  在特色传统产业科技发展方面,重点支持对铜矿、锂盐、民族手工业等的技术升级,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取得了显著进步,已培育出奇正藏药、西藏药业、西藏藏药厂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奇正消痛贴、虫草头胞胶囊、诺迪康胶囊、重组人脑利钠肽、西藏神水、甘露藏药、拉萨啤酒、高原之宝牦牛奶、红景天饮料等一批知名品牌产品。
  4。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能力建设初见成效。
  科技厅内部已经开始进行机制改革,其他科研机构的改革工作也逐步展开。根据西藏自治区科技体制改革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企业化转制试点实施方案》,推进了基层科技机制建设和工作条件改善,实施了科研机构内部机制改革试点和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科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人才引进与科技培训工作不断得到加强。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与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科研队伍与科技管理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信息化建设为西藏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西藏大型综合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藏医药数据库建设等一批重大信息科研项目已投入使用。在建成西藏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施并完成了"西藏科技信息网络开发"、"西藏自治区中高级科技人才数据库"、"西藏自治区专利数据库"等项目,西藏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已见雏形。
  5.科普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与规范化。
  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始终把科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科普工作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组织科技人员编写《西藏农牧业实用技术手册》藏文科普读物,制作科普录像、科普图画,并免费赠送给乡村图书室和中小学校以及农牧民群众。每年定期举办"科普一条街"、"科技三下乡"和"科技活动周"活动,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科技日、科技传播行动、珠峰文化节"和科技培训、技术咨询、农机维修等科技服务活动,已成为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广大农牧民群众乐于接受的科普形式。部分乡镇成立了农村科普协会或农牧业技术协会,加强了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全区每年举办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上百期,农村科普率达50%以上,农牧区青年科技素质明显提高。
  6.科技援藏与科技交流渠道不断拓宽。
  "十五"期间,全区共获得科技援藏项目318项,资金14845万元,极大地促进了我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拉萨市依靠援藏技术优势加快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与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联合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雪域骨宝胶囊"和"雪域抗风湿胶囊"两种新药,并与江苏阳光集团等单位共同筹资3000万元组建了"西藏阳光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筹建了牦牛骨粉加工厂。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