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排查治理容易由台风、暴雨潮、暴雨、洪水、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点。按照省府办公厅不放过每一个企业和岗位,不放过每一台生产设备和建设工程,不放过每一处人员密集场所的要求,深入开展“拉网式”检查,摸清底数,建立隐患整改监控档案。
2.认真检查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建立的防范严重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应急预案和各项应对措施落实情况,检查落实各单位应急处置预案的实用性和抢险救灾物资的准备情况。
第三战役(8月至9月上旬)。围绕夏季和“奥运会”安全,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针对这一时期高温天气和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特点,对各单位重点部位、重点场所进行再检查、再整治、再落实,确保防洪防汛、防高温、防坍塌、防火等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严防引发事故灾难。
第四战役(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围绕“十一”黄金周期间安全,做好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以学校、商场、娱乐场所、宾馆、家属院、办公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锅炉房、配电室、药品库、加工(生产)车间等重要部位为重点,深入查找事故隐患,认真整改。
2.针对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的突出问题,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凡节日期间继续生产的企业,要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严格领导干部带班作业制度。节日期间停产放假的企业,要做好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
第五战役(10月至12月):针对冬季雨、雾、冰、雪天气多发的特点,扎实开展隐患治理,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1.指导督促各单位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排查整改各类事故隐患,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静电、防寒风、防冰雪灾害、防雾、防碰撞等措施。
2.认真总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健全企业部门两个层面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及危险源监控制度,使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全面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抓好此项工作。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负起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负总则,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制定隐患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