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年度对省重点扶持的1011个经济薄弱村的贫困劳动力全部实行免费职业培训;力争城乡“两后”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前培训基本实现全覆盖,促进普教与职教的顺畅衔接。
工作重点:
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劳动预备制度,着力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券制度,把对农民培训的优惠扶持政策直接落实到人,使被帮扶对象可以凭借培训券抵顶培训经费,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工种专业接受适合自身条件的技能培训,强化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五)各类企业劳动合同充分覆盖
劳动关系的确立和变化主要是通过劳动合同反映的。劳动合同既是巩固和扩大就业成果的标志,又是加强用工管理的抓手,也是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依据,在整个劳动保障事业运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据2004年的抽样调查,全省各类企业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合同签订率约为8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98%,城镇集体企业为95%,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为95%,私营企业为84%,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为59%。从期限上看:一年及一年期以下的合同占49%,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占17%,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合同占2%。从构成上看:以订立一年及一年期以下短期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为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别占36%和33%;城镇集体企业分别占38%和30%;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54%和11%;私营企业分别占61%和6%;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分别占65%和3%。情况表明,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严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为此,从今年起要启动“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各类企业劳动合同充分覆盖。
工作目标:
按照分类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的要求,力争到2008年基本实现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促进劳动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做到“劳动者就业到哪里,劳动合同就覆盖到哪里”。
工作重点:
以非公企业劳动者以及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按照“劳动合同规范,明晰用工关系;劳动规章健全,坚持以人为本;劳动管理科学,有序化解矛盾;劳动关系稳定,共享发展成果”的和谐劳动关系标准,指导企业实现劳动合同管理水平的明显提高。全面实施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社区和企业的创建工作,“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年”活动,建立工作责任制和督促检查制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在扩大劳动合同覆盖面的同时提高劳动合同的质量。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