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明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总体发展思路和战略方针,提出规划的基本原则。
4、优势农产品发展重点及区域总体布局
经科学分析和纵横比较,选择经济价值高、产业链长、市场竞争力强、开发增值潜力明显、技术成熟、规模相对比较大、对农民增收贡献率高的优势产品,选建优势农产品发展重点,提出适度规模和区域布局意见。
5、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
根据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基础、辐射带动能力,阐述选建标准,示范区建设布局,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发展规模,提出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6、投资与效益估算
根据优势农产品的建设项目,参照有关标准,对项目的投资和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进行系统估算,评价其发展建设的可行性。
六、工作任务分解
1、市农业局负责编写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总体规划。
2、市农业局牵头负责协调种植业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3、市畜牧兽医局牵头负责组织编制肉牛、肉羊、蛋鸡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4、市林业局牵头负责组织编制红枣、核桃、仁用杏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5、各县(市、区)要安排农业(牧)局、林业局、畜牧中心分别负责编写本地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规划。
市级规划侧重优势农产品基地县的建设,县级规划要突出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片、重点村的建设。县(市、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农畜产品种类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自行增减。对不能按时完成规划的单位,市政府将进行通报批评,并不予以安排项目。
七、工作进度安排
为了及时做好每一阶段的规划编制工作,市政府安排如下:
2007年6月1日至6月10日,编写下发编制工作方案,组成编写调查组,到优势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进行调研。
2007年7月15日前,各专项规划完成初稿编写工作。
2007年7月30日前,在市行业主管部门内广泛征求对专项规划的意见,组织专项规划论证会。
2007年8月30日前,完善专项规划,完成总体规划初稿编写工作,在行业主管部门内征求总体规划意见,报规划领导组审定后,组织总体规划论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