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三是具有区域特色、品质优良、市场前景看好的农产品。如小米、莜麦荞麦等。这类农产品要实施品质改良和数量扩张同步进行,提高加工层次,大力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创名牌,上规模,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产品生产基地。

  2、选定优势产区的主要依据

  一是资源条件好。区域布局为该类农产品的最适宜区或适宜区,具有生产传统,生产基础和技术条件相对优越。

  二是生产规模较大。区域内农产品总产量大、商品率高,在省内占有重要份额。

  三是集中连片。能够形成集中相连呈片状或带状的专业化生产区。

  四是市场区位较优。市场目标明确,流通渠道畅通,运销便捷,对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带动力强。

  五是区域产业化基础强。产品开发、科研、生产、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基础条件较好,有较为成型的龙头企业,具备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的条件。

  六是环境质量好。具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四、发展目标及重点

  针对我市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确定我市规划重点发展的主要优势农产品为: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小杂粮(谷子、莜麦荞麦、杂豆)、马铃薯、红枣、核桃、仁用杏、梨、蔬菜、葵花、中药材、肉牛、肉羊、蛋鸡等十六种。对于每一种优势农产品,在分析其比较优势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提出主攻方向、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

  考虑到我市目前的交通、市场等客观条件尚不完善,适应农产品区域布局相对稳定、产业带(区)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并与《山西省农业发展五年规划》和《国家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规划》相衔接,适当延长了规划期,确定为2008年至2015年。

  五、编制的主要内容

  1、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发展状况和必要性

  调查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描述优势农产品的名称、特色、总量以及生产现状,阐述开发程度与发展潜力,确立优势农产品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方针。

  2、优势农产品发展条件和环境分析

  立足优势资源,面向特定的市场需求,对优势农产品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寻找优势农产品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和今后的建设重点与主攻方向。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