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气象现代化要求,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为主题,以增强观测能力为基础,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推进桂林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突出气象的公共服务职能,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气象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因此,必须发挥规划的科学指导作用,根据我市气候特点和社会需求,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能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气象事业的发展,全面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加强地方气象科学研究,努力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气象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全区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把我市气象事业与全区气象事业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三)奋斗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科技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气象探测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气象预报精细化,台风、暴雨、强对流、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在现有水平上提高5-10个百分点,气象灾害损失降低20%左右,气象服务覆盖率达到95%,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全区中上水平。到2020年,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建成结构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整体水平跨入全区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三、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能力。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开展气象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建设中小尺度自动气象观测站网、气象卫星监测接收系统、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雷电观测网、大气成分观测网、干旱监测网、农业气象和生态观测网,形成我市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地面、空中立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桂林CINRAD/SB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试运行以来,大大提高了桂林气象监测预警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其在保障水库安全渡汛、人工增雨抗旱、降雨、大风等预报服务过程的作用。要加快基层气象台站建设,除在每个乡(镇)建设1个自动气象监测站外,重点在中心城市、交通干线、旅游景区加密布设自动气象监测站。在此基础上,各级人民政府还要结合实际,在暴雨和地质灾害多发区加密布设自动气象监测站,市气象部门要与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将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纳入当地城市总体规划或近期基本建设规划,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共同建设、共享资源。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