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08年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
(鲁农技字〔2008〕3号)
各市农业局(农委):
目前,我省小麦已陆续进入孕穗期。搞好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对于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指导小麦中后期管理工作,省农技推广总站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2008年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具体管理意见,加大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力度,确保今年小麦丰产丰收。
山东省农业厅
二〇〇八年四月十七日
2008年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小麦拔节后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植株生长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逐步转化为以生殖生长为主,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搞好小麦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对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保根保叶,提高粒重,增加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技术措施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浇好挑旗水,酌情追肥
挑旗期是小花退化较集中的时期。保花增粒并为提高粒重打好基础是这一时期麦田管理的主要任务。挑旗期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由于目前全省部分麦田墒情较差,有水浇条件的地区应抓紧浇好挑旗水。缺肥地块和植株生长较弱的麦田,可结合浇水亩施尿素5~10千克。
二、因地制宜,浇足浇好灌浆水
小麦扬花后10~15天左右应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灌浆水可提高籽粒灌浆强度,提高饱满度,增加粒重,可提高千粒重2~3克。此期浇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严禁在风雨天气浇水,以防倒伏。收获前7~10天内,忌浇麦黄水。种植强筋小麦的地区应注意,小麦开花后土壤水分含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所以,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在开花后应注意适当控制土壤含水量,在足量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不用再灌溉了,尤其要避免浇麦黄水。
三、酌情叶面喷肥,延长叶片功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