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五)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基层组织和单位作为隐患排查监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隐患定期排查、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有效整改的动态监管机制,结合实际,对本区域、本单位的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要做到边查边改,把整改工作贯穿于排查全过程,根据不同隐患特点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限期整改。各基层组织和单位要将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定期上报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对危险较大、影响较广的隐患要做到随时上报。

  (六)加快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各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击突发公共事件基础设备、设施、避难场所及村房防震安保能力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城市社区要加强消防、避难场所、医疗卫生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通信、自来水、供电、煤气、城建等部门要加强公共设施抗灾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终端、电子监控设备与县(市)区应急指挥平台联网,随时掌控所辖区域内的安全状况,实现信息、图像的快速采集和处理。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建设,落实责任,定期检测维护,强化事故隐患的治理和监控;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完善救援机制。学校要结合隐患排查整改,重点做好教室、宿舍、集体活动场所等建筑、设施的安全加固工作,有针对性地储备应急物资装备;加强食堂、宿舍等卫生设备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监控体系。旅游景区、商贸大厅、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要设立安全标识和人员安全通道,利用电子监控设备,随时掌控所辖区域内的安全状况。

  (七)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社区、村屯、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及减灾能力。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组织和单位的应急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尽快熟悉和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送、预案体系以及应急平台建设等工作内容。力争在3年内,培训面达到100%。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