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安市2008-2010年循环农业专项规划的通知


  三、发展重点和工作布局

  1、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推进人畜粪便、有机生活垃圾、污水向肥料、饲料、原料的资源转化;建设农田有毒有害废弃物收集设施,农用包装物、废弃物、塑料薄膜回收率达到90%;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少于250公斤/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80%以上;组织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从源头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实现农村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主要安排在井冈山市、吉安县、泰和县、吉州区、青原区、遂川县、吉水县、万安县、永新县、安福县等10县(市、区),每年选择5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同步实施乡村清洁示范工程,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市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达到150个。

  2、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工程。以“一池三改”(沼气池,改栏、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引导农民进一步改路、改水、改院。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模式,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推广农村小型集中供气和联户供气模式。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安排在各县(市、区)实施,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主要安排在新干县、安福县、吉水县、吉安县、泰和县、遂川县、永新县、吉州区等8县(区)。扶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沼气工程200处,建立养殖清洁化、废物资源化、种植生态化的生态农业模式。每年新增沼气用户3万户,“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村沼气用户占到35%,总数达31万户,生态新村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85%以上。

  3、实施优势循环农业产业工程。围绕已经确定的特色产业,大力推广“畜沼果”、“畜沼鱼”、“畜沼菜”、“畜沼稻”等生态农业模式,初步构建具有区域主导产业特色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形成循环农业产业板块发展模式与技术体系。肉牛产业主要布局在泰和县、安福县、吉安县、吉州区、新干县、吉水县等6县(区),实现年出栏肉牛31万头。生猪产业主要布局在新干县、安福县、吉水县、吉安县、泰和县、遂川县、永新县、吉州区等8县(区),生态养殖小区和千头以上商品猪养殖场各达100个。无公害蔬菜产业主要布局在永丰县、吉水县、青原区、吉州区、峡江县等5县(区),形成永吉公路沿线和城郊两个蔬菜带,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达到60万亩。鮰鱼产业主要布局在万安县、峡江县、安福县、泰和县、永丰县、吉安县等6县,鮰鱼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网箱养殖面积10万m2。优质稻产业主要布局在吉水县、新干县、吉安县、安福县、泰和县、永丰县、峡江县、永新县等8县,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700万亩,力争全市水稻优质率达90%以上。中药材产业主要布局在新干县、遂川县、吉水县、吉安县、永丰县等5县,药材基地面积达到49万亩。蜜柚产业主要布局在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吉安县、新干县、吉水县、吉州区、青原区等8县(区),蜜柚面积达到15万亩。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