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方面的阶段性成效:
1、推动科学发展的认识更加明确。广大党员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一次全面系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理解更加深刻,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对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更加清醒,推动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坚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事关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把握更加准确,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2、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判断形势、研究问题、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能力明显提高;善于解决复杂问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驾驭全局的能力明显提高;善于突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改革创新的能力明显提高;善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措办惠民实事,构建和谐的能力明显提高;善于抓主抓重、攻坚破难,推动落实的能力明显提高。
3、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得到缓解。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等制约全市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所突破;经济总量不足、存量不活、资源依赖性强等阻碍科学发展的基本问题初步改善;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比较淡薄等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整治;上学、就业、看病、养老、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较好解决。
4、促进科学发展的成效逐步显现。按照“深度开发四大产业,建设四大基地,实现六个跨越”的目标任务,不断扩大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特色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品牌效应;加快建设全省能源化工、绿色畜牧、优质果品、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四大基地,特别是在区域联合、引强入平、做大做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统筹城乡发展、做强地方工业、提升城市品位、壮大第三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社会六个方面推进新跨越,促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5、保证科学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着眼于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影响、制约我市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清理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办法和措施,探索建立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决策、执行、监督制度体系,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四、实施范围
1、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和地级党员领导干部;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工作部门及下属企事业单位、市直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市级群团机关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党的组织关系在平凉的中、省驻平单位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