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鼓励人才流动,吸引境外智力。实施柔性的人才流动政策,形成内外开放的人才大市场,目标是使人力资源分布和结构布局合理化。进一步改善高层次经营管理、科研开发人才流动的环境,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重要课题、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集聚人才的功能,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方式。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主抓、人事科技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科技人才工作格局。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加强对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做到“四个纳入”,即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把知识产权制度纳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把知识产权的拥有量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经济国际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尽快颁布出台《包头市专利保护条例》,为科技创新提供法律保障。强化市、区(旗、县)两级政府的知识产权工作,各旗县区科技局要同时挂知识产权局的牌子,明确工作职能和职责,并在机构、人员、专项工作经费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全面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建立重点行业和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培育和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行业和区域。要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努力提高我市专利的数量和质量。要加大对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申请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专利申请资助的实际效果,调动科技人员和企业、高等院校申请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积极性,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抓住我市被国家列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的契机,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积极推动城市、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
大力发展市级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及应用服务系统,建立专利预警、维权援助机制,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检索、咨询、代理和法律援助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专利与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挂钩、专利投资入股等激励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全市专利、商标侵权和盗版等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
(六)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完善创新体系。
要围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风险投资与技术产权交易、推动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重点扶持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科技中介机构,打造一批中介服务品牌。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为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尽快转变职能,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要加紧研究制定促进我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有关政策。 二是加快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快速发展。整合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信息研究分析机构的信息资源,建立区域性公共信息网络。三是规范科技中介市场,推动技术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和拓展技术产权交易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总体水平。四是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提升服务功能。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完善业务知识培训。加强科技中介机构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其他中介机构的联合与协作。五是组织和引导专业技术力量发展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或生产力促进中心,盘活存量资产。六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务门类,提高服务质量。引导各级各类科技信息机构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咨询、论证、技术评估、科技培训等中介活动。到2010年,要建立起有利于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能基本满足我市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建设科技大市的需求。
(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提高全体公民的科技素质,重点要抓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科普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计划落实、措施落实,确保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包头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从法律上明确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公益性、群众性、社会化的科技活动,把科普工作与创建文明社区、争当文明市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全体市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和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到2010年,使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意识,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能力有明显增强,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我市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八)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服务经济的水平。
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把重点放在服务经济、制定发展规划、创造保障条件、优化创新环境上。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统揽科技工作全局的责任,强化公共科技服务职能。以增加投入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强化旗县区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旗县区科技工作整体水平。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提高项目的集成度,强化引导性,最大限度地整合、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源,增强投入力度。在科技项目申报立项中采取面向社会、网上申报的方式,加大项目招投标力度,实行项目公示制度;科技经费管理改革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监督管理;科技评价和评估管理体系改革要以落实已经颁布的科技评价方法为重点,推动科技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要以激励自主创新为导向,完善奖励制度及其评审体系;分配制度改革要以技术资本化为核心,落实知识产权、技术和管理要素协议作价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技术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