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钢铁铝业、稀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煤化工、农牧业生物技术和社会发展等八大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钢铁、铝业及新材料。
钢铁、铝业和稀土是我市的支柱和特色产业。要加速提高钢铁铝业稀土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工艺及装备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做强做大钢铁铝业技术产业,到2010年,预计实现增加值72亿元以上,其中钢铁新材料及其深加工应用产品产业增加值约38亿元左右,铝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34亿元左右,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增加值分别达到19.5%、17.4%。
1.钢铁新材料及深加工产品。以包钢、北重、华业特钢为主体,加大钢铁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要加大特种钢延伸产品技术开发力度,开展铁路产品及国防军工用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提升军品特种钢、高级民品钢及合金钢、优质碳素钢的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研发超低碳及低氮铁素体、新型不锈钢,研制在海洋石化、船舶、航空等重点领域应用的高端不锈钢深加工产品。提高高性能铸件的工艺技术水平和延伸产品的附加值,形成重型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军工用等高性能铸件产品链。进一步提高高效连铸和冷轧技术的水平,加大新钢种、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开发车辆用板、家电用板等延伸产品,提高高级管线钢、汽车结构钢、专用结构钢等专用钢的工艺技术水平。重点开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型钢和管材延伸产品,到2010年形成我市有特色的“精品钢”产业化基地。
2.铝业新材料及深加工产品。以包铝、希铝和铝业生态园区为依托,进一步开发高附加值特色产品,积极研制军工、航天、航空、船舶用的高强高韧高耐蚀铝合金,生产研发高附加值的工业用高性能铝型材和化成箔产品,进一步提升铝业生产工艺及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快铝生态循环工业链的建设,促进铝业循环经济发展。
(二)稀土新材料。
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产品、终端产品及稀土高新技术产品,着力提高稀土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继续推进稀土永磁、贮氢、抛光三大功能材料基地的建设。重点开展稀土永磁材料及永磁电机、贮氢材料和贮氢电池、稀土抛光材料和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等研发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难题攻关,同时继续深入开展稀土合金靶材、稀土高温超导材料、稀土铬酸镧发热元件及加热设备、稀土软磁材料、稀土磁致伸缩材料及应用器件、稀土磁致冷材料及设备、稀土精密陶瓷材料及其应用器件等的研发,拓展稀土应用领域,进一步加强稀土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研究开发。稀土新材料及其应用产品增加值约26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增加值达到13.4%。
(三)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主要由重型汽车、非公路矿用车、改装专用车、工程机械、铁路车辆等产品构成,重点在一机集团、北重集团以及地方机械企业。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强以重型汽车和工程机械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建设,实现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重点发展大吨位电动轮非公路矿用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工程机械产品,开发重型汽车、工程机械的智能技术。
重型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以重型汽车和改装车产品为主,重点发展公路型重型运输车、工程专用车、大吨位多轴车等高性能车型。北方奔驰汽车在引进重型汽车技术基础上,重点研制自主创新的中轻卡新型车型,开发中轻型卡车设计平台、公路型重型运输车技术平台、全新中重型车技术平台、军用及特种用途的大马力新型多轴车技术平台。工程机械产品重点发展土方机械产品、筑路机械产品、煤炭机械产品等。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环保车、泵车、改型车、混凝土搅拌站等机电液一体化产品。
到2010年我市装备制造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63亿左右,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32.3%左右。
(四)电子信息。
“十一五”期间,要抓住包头市被列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城市的机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我市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落实重大产业项目,拓宽我市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提高应用技术水平。到2010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6亿元以上,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8.2%。
1.建设数字化企业。以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为重点,创建以包钢为代表的数字钢铁和以一机集团、北重集团为代表的数字军工的数字化企业。数字钢铁以建设ISPS(整体产销系统)为目标,沿着PCS(过程控制系统)-MES(生产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技术路线持续推进。数字军工则按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PDM(产品数据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技术路线进行。中小型企业以推广应用CAD、CAM(计算机辅助制造)、ERP和单元技术为主,60%以上中小型制造企业能成功应用单元信息化技术或集成技术。
2.发展软件业。扩大工业自动化、行业个性化管理软件的占有率,加强对综合自动化技术、MES、ASP(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等技术的前期投入和研发,在产业链的高端有所作为。加快完善软件发展技术支撑环境和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国家级软件园建设,到2010年将该软件园建成国家级软件产业化基地。
3.发展电子产品。组织开展等离子面板、液晶显示器面板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多晶硅、工业硅产业化技术攻关,加快研发石英晶体谐振器和振荡器、发光二极管等升级换代产品,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光电转换设备、视频终端、自动化控制、软件及集成、光通讯等技术及高科技产品,在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基础上,改造扩大生产能力,优化包头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结构。
4.发展高新技术通信业。加快通信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网络接入及其它通信服务的推广普及程度。全面提高城市主干网络的传输能力和交换能力,增加城域网和本地互联网出口带宽,以适应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需求。加快传统通信网的带宽改造,推动语音、视频和数据三种业务在接入层面上的融合。统一规划、建设集约化地下弱电信息管网,形成覆盖全市的共享型集约化信息管线网络。
|